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383章 人心所向-《三國小霸王》


    第(1/3)頁

    說笑了一陣,重歸正題。

    對是否接受并州請降,孫策和沮授等人有分歧。分歧的關鍵在于取并州之后是移兵益州,繼續作戰,還是停下來,休整幾年。所有人都清楚,兵不可久,連續作戰如同竭澤而漁,遲早會支撐不住,可是形勢如此,人人爭先,就像飛馳的戰車,想一下子停下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處理不當,甚至會翻車。

    孫策希望以并州為阻礙物,延緩大軍的步伐,穩一穩,調整一下節奏。

    沮授、劉曄不贊成這么做。

    沮授認為并州實力有限,太行山險,大軍難以展開,練兵的效果有,練將的效果有限,消耗卻太大,得不償失。以冀州為例,為了供應這兩路大軍,需要動用十幾萬勞力,嚴重影響當地生產的恢復。再加上供應幽州,幾乎沒什么節余可言。如果拿下并州,戰事結束,就算是將士就在休整,消耗也會小得多。

    至于對并州的補貼,且不說并州人口有限,沒有戰事的拖累,自給自足不成問題,就算需要調撥一些錢糧,數額也有限。戰事結束,并州可以成為對匈奴、鮮卑作戰的前進基地,幫助也很大。

    沮授也同意將士氣盛,有可能會催迫著立刻進攻益州,但他認為這是可以控制的,只要孫策有這個定力,不為所惑,誰能勉強他不成?

    劉曄的意見與沮授相似,他也認為盡快平定并州利大于弊。沒有了并州這個后顧之憂,孫策可以考慮在洛陽定都,然后一心一意的解決益州和交州問題,兗豫青徐及冀揚則可以安心生產,為大軍提供錢糧。就算暫時不發動進攻,也能對益州形成足夠的壓力。時間長了,總能找到突破點。

    軍師祭酒和仆射都持反對意見,孫策自然不能簡單的否決。以并州為磨刀石,錘煉江東兵,本身就有爭議,沮授、劉曄只不過是將這種意見委婉的表達出來而已。他如果堅持,豈不等于承認他被江東系裹脅,已經失去了控制。

    孫策只能將這件事擱置,處理的辦法就是提出苛刻的條件,讓并州人難以接受,借以延緩談判的進程。如果并州人答應了,他也不虧。如果并州人不答應,那他的目的也達到了。

    條件之一就是對并州世家問責,尤其是祁縣王家。有袁紹的先例在前,王允的墳可以不掘,但責任必須追究。作為目前并州的掌權者,王蓋兄弟也休想逃脫,換一面旗幟,繼續做土霸王是不可能的。

    孫策原本以為這個條件很苛刻,王柔絕不會答應,至少要請示一下王蓋再說。沒曾想,確認了王蓋等人不會有性命之憂后,王柔一口答應了所有的條件。

    孫策很無語,卻不好再反悔,只得派人與王柔洽談具體細節。后來他才了解到,王蓋兄弟雖然控制了并州,但他的控制力有限,也不是他們就能說了算,如果支持他們的世家不答應,他們什么也做不了。那些世家他們并不是王家的門生故吏,支持他們只是出于利益,并沒有道義上的責任。

    這和王允本人的性格和仕途坎坷有關。

    按照漢制,官員到了二千石才算高官,子弟可以通過質任的方式進入仕途,不用經過察舉的過程。這主要是針對自家子弟,很難惠及其他人,除非與其他的二千石官員進行交換利益。太守、刺史雖然可以辟除掾吏,形成故吏,卻因三互法不能在本地為官,辟除的掾吏都是外地人,不會是本地人。只有三公才有權打破這個局面,辟除本地人才為官,培植本地勢力,積累人脈。

    王允成名很早,但他性格強硬,名氣很大,仕途卻不順。中平元年以前,他就沒有做過有辟除權的官職。中平元年以后,為豫州刺史,辟除荀爽、孔融為從事,但沒干多久就因為得罪張讓而下獄,直到中平六年靈帝駕崩,張讓失勢,他才重新出仕,先后任河南尹、司徒,有了辟除本地人的機會,可是這時候已經是董卓擅權了,王允根本沒有多少時間來培植并州人脈,唯一算得上的就是宋翼、王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兴市| 鄂伦春自治旗| 庄浪县| 屯留县| 天门市| 项城市| 清河县| 始兴县| 崇信县| 都昌县| 阿克苏市| 淄博市| 东莞市| 阿拉尔市| 黄冈市| 南江县| 通渭县| 萨迦县| 三都| 资中县| 华池县| 三原县| 旬邑县| 华池县| 哈巴河县| 承德县| 上饶县| 疏附县| 新营市| 天柱县| 陇川县| 安宁市| 泸溪县| 宁海县| 曲阜市| 文成县| 耿马| 互助| 邓州市| 嘉善县| 两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