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過他也承認,這種結構極大了滿足了所有看客的要求。尤其單獨雅間的設置,既高雅又隱秘,跟前世的包房有異曲同工之妙。 然后到了二樓,何瑾又整幺蛾子了:“胡判官,咱就不去四樓了,那么高哪能看清姑娘的身段兒長相,我看二樓就挺好?!? 這時胡判官已無力吐槽,更懶得跟何瑾解釋樓層高,代表著高人一等。 聽了他這話后,又跟身后的官紳說了句,讓三四樓今天就空著。然后才無奈地向何瑾,回道:“已安排妥當了,大人開心就好......” 到了二樓正對著天井的雅間坐下,發現僅是招待普通貴賓的這雅間,裝修也十分的講究。 墻上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左右掛著一副對聯,乃是顏魯公墨跡,其詞云:煙霞閑骨格,泉石野生涯。 當然,那兩樣肯定是贗品。 不過從一些小型的山石擺件和時下的盆景,便看出這一層,已初步擺脫了富貴豪華那一***得十分文雅。 這時還能留在何瑾身邊坐下的,就是淮安府有頭有臉的人物了。 何瑾粗略掃了一眼,除了五個穿官袍的,還有兩位明顯縉紳員外的人物,估計是家中出了什么大官的顯赫豪門。 剩下三個便是無論再怎么掩飾,也能看出商賈氣息的生意人。而且何瑾觀察過了,這三個兩位都是山西口音,只有一個是淮安口音。 待眾人坐下,醉仙居小廝已賣力忙活起來。一面里外張羅茶點,一面將店伙計找來,順便還用眼神兒請示胡判官。 胡判官顯然是這里的常客,當然明白那小廝的眼神兒。 根本不用問何瑾,他就直接重重一點頭,然后還小聲交代道:“將最善逢迎的姑娘全喚來,人不夠就從畫舫上喚。那些高冷有才藝的就算了,我們這位大人......口味應該比較重?!? 果然,胡判官剛說完,何瑾又開始作妖了,嚷嚷道:“怎么沒姑娘?......哎,我跟你們說啊,可千萬別找那些什么雅妓?!? “本官在京城的時候,不是沒見過,真是讓人心煩不痛快。本來就那點事兒,非要整那些有的沒的,拿捏著腔調,不是先跟你談個琴,就是要吟詩作賦......哼,最后還不是本官,用銀子給砸了下來?” 說完,全然不顧在場之人臉都黑成鍋底的模樣,又洋洋吩咐道:“就找些爽利殷勤風騷的,那樣才有味兒!”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