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嚴刑逼供這方面,就算加入何瑾最晚的王英,也絕對得到了真傳。 不過半個時辰,他就一臉意猶未盡地從房子里走了出來,對著坐在椅子上悠悠喝著茶的何瑾言道:“老大,問出話了,他此番要去的京城府門,是張府。” “哦......是張誼張尚書的府上嗎?”何瑾似乎并未多少震驚,更多反而是意料之中的淡定。 說起這位張誼,你或許沒有聽說過。 畢竟......嗯,這也是很正常的。因為這位老人家也沒啥豐功偉績,干過啥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又或者在歷史攸關的緊要關頭露過臉。 但是,他的兒子你一定是聽說過的。他的兒子就是那位......呃,在歷史長河上也籍籍無名的張允齡。 好吧,沒辦法,晉商在朝堂上的勢力就是這樣。雖然盤根錯節、枝繁葉茂的,但人家就是不顯山不露水,隱藏得很深。 不過不要放棄,只要用心去挖,一定能挖到真料的。否則晉商也不會在明代歷史上,占據一部分篇幅。 既然張誼的兒子不行,那就該孫子了。 這位你肯定覺得有些耳熟,他就是張四維——那位前期力挺張居正改革,推行一條鞭法,后來代替張居正當了內閣首輔,又反攻倒算、開歷史倒車的。 好吧,說這么多,其實這些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在弘治年間,晉商剛剛崛起,朝堂勢力開始蔓延的時候,張家絕對是猥瑣發育不浪的典型代表。并且在晉商勢力逐漸壯大的過程中,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要知道張誼這禮部尚書的官位,可是正二品的部堂大員。 而且大明以禮孝治國,大凡入閣的大佬,都會先被升為禮部尚書,熟悉禮法,故而禮部尚書又有儲相之稱。 假如這些還不算什么的話,那最后一條就厲害了:按照規制,禮部尚書一般又是會試主考的不二人選,是那些天之驕子進士們的座師! 這樣通篇捋下來,晉商的勢力脈絡,就很清晰了。 錢財方面有著壟斷經營的鹽,人脈方面有著天下薈萃的精英,經營多年后早已朝野上下全是奧援,且還有正二品的天官位置巋然不動......這樣的官場勢力,真是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權有權。 相較之下,何瑾聚合的勛貴武官、皇親國戚,簡直就是一群上不了席面的草臺班子。兩者對殺起來,有種天線寶寶跟奧特曼叫板的荒唐。 然后王英就不淡定了,雖然他還不清楚兩者之間的差距,但也明顯感覺出勢力的完全不對等,擔憂道:“老大,人家勢力如此龐大,我們還怎么玩兒?” 何瑾就扭頭兒嘿嘿一笑,道:“你怕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