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古老的漕幫-《吃貨唐朝》
第(1/3)頁
祀水縣令苗西庭聽說齊王李佑住進了祀水縣境內的驛站,就過來進行禮節性的拜訪。
在祀水縣境內,發生了有人冒充大唐親王的事件,雖然是在河道上發生的,與他這位縣令沒有直接關系,可是他多少也有些責任。
苗西庭看上去是個很樸實的漢子,他大約三十四五歲,中等個兒臉型消瘦,細長眼睛,皮膚有點兒黑,額頭上布滿了皺紋,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大一些。
他擔任縣令時間不長,以前沒有接觸過親王這樣的大官兒,顯得十分局促緊張,他誠惶誠恐的向李佑行禮表示歉意后,站在那里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李佑看著他緊張,就讓他坐下了,隨手遞給了他一塊糖。苗西庭可不敢在他的面前吃糖,將糖果緊緊地握在手里。不過,李佑的這個舉動,讓他的精神放松了許多。
李佑跟他隨便攀談了起來,詢問了祀水縣一些基本情況。李佑發現,這位縣令十分勤于政務,說到祀水縣內的事務,他侃侃而談,如數家珍,在此時顯得十分自信。
李佑問道:“祀水縣里哪些人跟河道往來密切?”
苗西庭說道:“船戶,他們靠著漕運為生。漕運不僅要交納船稅,還要按照船只的大小交納貨運稅……”
在河道上,有不少的運輸專業戶,他們常年在河道上行走,每個收費站都要交納相應的稅,還要受到檢查站和河道水師的盤剝。船戶如果打點不到,檢查站和河道水師隨便找個借口,就可以扣押船戶的船只,按照規定,即使無錯,一次也可以扣押達到12個時辰。
因此,船戶們為少繳稅,行船方便,就必須和收費站以及河道水師搞好關系。可是一般的船戶們沒有門路和實力,來與各個方面都搞好關系。于是,他們就要依附一些有門路的大戶。
這里面有很大是利益,因此就有人專門吃這碗飯,負責疏通收費站與河道水師的關系。這些人就叫漕口。船戶與漕口聯系在一起,逐漸就形成了漕幫。不過唐朝不叫漕幫,就叫漕口。
唐朝的漕口一般是以一州為一個漕口,老大也叫漕口。祀水縣的船戶依靠的就是洛陽的漕口。各州的漕口之間有一定的聯系,但是互相不干涉對方的漕運。
收費站里面貓膩很多,水很深,是個最容易滋生貪腐的地方之一。、
別的不說,就是那個失蹤了的稅監忱俊,本人只是一個九品的小官,不僅在洛陽城里擁有兩處大宅子,妾室都有了四房。可見河道的油水有多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山县|
襄汾县|
甘南县|
西平县|
衡阳市|
汝南县|
兴城市|
台东市|
容城县|
双峰县|
修水县|
彩票|
奉节县|
祁门县|
抚顺市|
和静县|
孟津县|
广河县|
上栗县|
四会市|
彰武县|
南木林县|
绥化市|
肃北|
大余县|
大厂|
福建省|
西林县|
喀喇沁旗|
安图县|
政和县|
肥西县|
黎川县|
岳阳市|
德昌县|
威信县|
洛扎县|
玉门市|
汶川县|
扬州市|
巩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