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 博陵崔氏-《盛唐高歌》
第(1/3)頁
河北道,設于貞觀元年,轄境在黃河之北,故名,東并海,南臨于河,西距太行、常山,北通渝關、薊門,(渝關即今山海關,薊門即今居庸關),領懷、魏、博、相、衛、貝、邢、洺、恒、冀、深、趙、滄、德、定、易、幽、瀛、莫、平、媯、檀、薊、營24州和安東都護府。
博陵位于定州,也就是河北道的管轄范圍。
鄭鵬的河北道督軍使,只是一個掩飾和借口,進入河北道的管轄范圍后,鄭鵬在阿軍、劉火和季程幾個人的陪同下,走馬觀花看了幾處軍府的軍備情況,然后調整目標,直奔博陵。
一進博陵地界,馬上感覺不一樣。
很多地方,像飯館、酒樓,說的不是南北趣事,就是那些風流貴公子、夜敲寡婦門一類葷笑話,要不就是猜拳一類,到了博陵,聽到的多是討論詩書文章、家國天下等話題,處處洋溢著一股書卷氣,就是茶館的茶博士,也會很文雅地說“客從何處來”“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一類的話。
這就是一個地區的底蘊,最直觀的,不是這個地區百姓的穿著打扮或是出行的工具或派頭,而是他們身上那股氣質。
大唐是天朝上國,普通百姓在蕃人面前,下意識昂首挺胸,有種發自骨子里的優越感,這種感覺鄭鵬在博陵人身上也體現到,他們大都有一種自然而然的自信。
能孕育一個名聞天下的氏族,從魏晉至今,人才輩出,這個地方的確可以稱得上人杰地靈。
崔源是博陵崔氏三虎之一,是博陵地區的風流人物,鄭鵬沒費什么功夫就打聽出來了。
人家就一句話:“崔御史的府第?你順著這條街一直走,看到哪家裝飾得最豪華、府門的門衛最多就準沒錯。”
鄭鵬大手一揮:“我們走,去崔府。”
去的路上,劉火有些羨慕地說:“鄭將軍真是人緣廣,和博陵崔氏也有關系。”
鄭鵬不以為意地說:“博陵崔氏,七族五姓之一,天下望族,不過那是以前的事,神龍過后,不復昔日的輝煌,去拜訪一下,也沒什么吧?”
魏文帝曹丕采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于黃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出現標起著士族的崛、輝煌,直至科舉取士的出現,士族隨著九品中正制的消亡,影響力也不復昔日的輝煌。
別人眼中高不可攀的名門望族,在鄭鵬眼里也就那么一回事。
到了后世,主席都自稱是人民的公仆,一個不斷沒落的名門世家又算什么?
季程笑嘻嘻地說:“這可是博地崔氏,不一樣,很多人就是連門都進不了,對了,鄭將軍此次是訪友還是探親?”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安市|
始兴县|
梧州市|
富蕴县|
商洛市|
清镇市|
沛县|
丹寨县|
信丰县|
龙州县|
崇明县|
庄浪县|
青岛市|
丰宁|
莆田市|
历史|
贺州市|
凤阳县|
平安县|
三江|
镇赉县|
龙海市|
齐河县|
张家界市|
兖州市|
米脂县|
苏尼特右旗|
武宣县|
贵港市|
天长市|
鄂伦春自治旗|
象山县|
仙居县|
东宁县|
景泰县|
湘阴县|
微山县|
曲阳县|
涿州市|
神农架林区|
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