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張氏兄弟-《尋唐》
第(1/3)頁
遼地的春天,來得比中原要晚上許多,所以這里的麥苗才剛剛長到了人的膝蓋之處,但放眼望去,無邊無際的綠色,卻仍然讓人心情振奮。
這里是安化城,是遼王張仲武的統治核心,王府所在地。安化原本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城,但張仲武選擇了這里作為自己的坐鎮之所之后,六年來,安化城的擴建便從來沒有停止過。眼下時節,更是建設的高峰期,無數的民夫和奴隸夜以繼日的在城墻之上勞作著。
最后的一個缺口,預計在今天秋收之前,便會完全合攏了。張仲武是將安化城當作了張氏的百年基業之所在修建,所以一直以來,都是不惜工本的。城墻高達三丈有余,墻體厚約三尺,先以粘土筑墻,再外包青磚,最外面,則是包上了一層條石,其堅固程度,比起中原的任何一座大城,都毫不遜色。
完全建成之后,這座城池,將能容納超過二十萬人居住,倉儲,兵營等,都建在城內。城內仿照長安城,以一個個的坊市來作為城內的結構,商業區,居住區,匠戶區,而一個個的兵營便間夾其間。
城池包括的范圍之內,還有大片的農田可以耕作。通濟河擦著安化城經過,通過掘開河道引流,通濟河的河水,亦成了安化城的護城河。寬達數十丈的護城河,是攻擊者第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
當然,由于遼地的天氣,一到隆冬,河水便會結冰,護城河也便成為了一片平坦之地。但在這樣的季節里,大規模攻城的可能性,也幾乎不存在。
在遼地本地人看來,建成之后的安化城不折不扣便是一個固若金湯的所在,即便真得被敵人包圍了,城內也能在一定程度之上作到自給自足。
兩個身著青色布袍的人,并肩漫步在城外的田埂之上。如果不是二人身前身后數十步外,都有著全副武裝戒備著的衛士,任誰都會以為這只不過是尋常的兩個老人正在視察著自己的莊稼,而實際上,這兩個人,卻正是整個遼地的實際上的統治者,處于金字塔尖上的,遼地最有權力的兩個人。
遼王張仲武以及他的兄長張仲文。
兄弟兩人,一個主武,一個主文,分工合作,共同管理著整個龐大的遼地。
比起當年,張仲武顯得老了許多,頭發花白了大半,而比他要年長近十歲的張仲文,看起來還要顯得更年輕一些。
蹲在了田埂之上,伸手輕輕地撫摸著青青的麥苗,張仲武悠悠地道:“只要再給我十年時間,我就能把遼地變成我們張家永遠的基業。瞧瞧,莊稼長勢多好啊,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張仲文拈須微笑。
說到這個,他心里只怕比張仲還要更自豪,張仲武更多的心事,放在了武事之上,而他,才是整個遼地的真正的治理者,遼地有今日的成就,他的功勞應當算是更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鸣县|
永新县|
海原县|
安阳县|
崇仁县|
五河县|
甘德县|
钟山县|
宁远县|
灵璧县|
定结县|
合山市|
清新县|
浮山县|
曲水县|
海阳市|
饶阳县|
苍梧县|
鹿泉市|
西华县|
盐源县|
中卫市|
榆社县|
峡江县|
兴宁市|
同仁县|
珲春市|
齐河县|
广宗县|
金门县|
汝南县|
伽师县|
巴彦淖尔市|
东乡|
大宁县|
兴城市|
江山市|
德安县|
婺源县|
洪江市|
进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