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章:吐蕃亡-《尋唐》
第(1/3)頁
大唐對于西域、漠南漠北的統治這些年來是異常成功的。在西域,薛平改土歸流,重視農墾,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心城市,然后以這些中心城市作為輻射的中心向外發散影響力。而在漠南漠北,經濟上的羈絆則更為明顯。
十余年來,大唐對于羊毛、牲畜、肉制品等的需求量呈幾何幅度的上升。特別是羊毛的產量,一直處在一個供不應求的階段,這就促使了漠南漠北的牧戶們,開始大量地養殖羊只。羊毛,成為了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
大唐以東、西、中三個受降城為中心,興建了無數的羊毛加工作坊,肉類加工作坊,奶制品加工作坊,以及牲畜交易中心等。而在這些地方,同時又是內地日用品銷往漠南漠北的集散地。
豐厚的收入再加上大唐一向的輕徭薄賦的政策,使得擺脫了那些王公貴族酋長統治的普通的牧戶們,生活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劃定牧場,規范放牧,徹底打散了原先這片土地上人們以部落為中心的生活軌跡。一個原本比較大的部落,現在有著極大的可能被劃分到了不同的行政區劃之內,與更多其它部落的人生活在一起。原本部落間的隔閡,現在也在共同的經濟利益的驅使之下而逐漸消散。
而文化滲透的政策,又使得這些牧民的下一輩必須到幾大受降城中的學校進行集中的學習。十余年下來,這些牧民的下一輩在大唐文化的熏陶之下,幾乎已與唐人無異了。
現在的漠南漠北,與中原幾乎已經形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狀態。
西域一萬騎兵,漠南漠北兩萬騎兵,是李澤對吐蕃的最大的殺手锏,也是李澤在不動用中原大規劃軍團的前提之下,保證對吐蕃的兵力優勢碾壓的最大后手。
這三萬人在吐蕃這樣的地形條件之下作戰,比起中原大規模軍團的作戰效率必然要高得多。不像中原的正規軍團,出動肯定就要伴隨著大量的民夫青壯,需要源源不斷地運送后勤補給物資來確保戰斗力。
這些騎兵,出征之時,都是一人雙馬甚至三馬,而其中一匹,必然是母馬。很多給養,行軍途中自己就解決了。投入很少的物資,就能讓他們長時間遠距離的作戰。
事實之上,這一次的吐蕃作戰,攻堅之戰由李存忠所部擔任,后期時間更長的掃蕩作戰,便將由這兩支騎兵來擔負了。在第一階段的任務完成之后,李存忠的左武衛兵團,便會駐扎于吐蕃的各個要點城市,這這些四面出擊掃蕩的騎兵,作出戰術之上以及后勤方面的支持。
當然,在這里頭,也有著大唐朝廷一些不宜為外人知的其它因素。
這些番騎,也是這些地方,這些部落最后一批能夠形成有效戰力的家伙了。當他們的實力在一次次的戰斗之中被有效削減之后,對于大唐對這些地方的統治,亦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新的一代已經成長起來了。
新的一代對于大唐有著更多的向心力。
老一輩的沒了,新一輩的才能崛起,掌權,從而造就一個嶄新的地域,一個對大唐忠心耿耿的區域。
當然,這些較為腹黑的打算,都被更加冠冕堂皇的理由和戰功的誘惑而掩蓋了。
大唐對于戰功的賞賜,一向是大方的。這在多年的征召作戰之中,已經被切實地證明了。
五月底的時候,厲害率領一萬西域騎兵渡過了沱沱河。張健則率領兩萬漠南漠北騎兵跨越了通天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市|
丁青县|
淮南市|
横山县|
津市市|
太康县|
彭水|
扶风县|
峨眉山市|
应城市|
廊坊市|
新田县|
昌江|
南昌县|
达日县|
泸州市|
太保市|
晋江市|
兴国县|
宁南县|
延长县|
平南县|
延安市|
平山县|
灌云县|
古丈县|
上思县|
夏邑县|
阳江市|
旺苍县|
赣榆县|
宁蒗|
四会市|
乌苏市|
株洲县|
渭南市|
通化市|
绥化市|
滦平县|
常山县|
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