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姓武的!你若是還想不出如何糊弄在場的諸位,只管直說便是!卻也不必在此搬弄什么神教的是非。難道,你又要說是神教之人讓你穿越回來禍亂蜀國的不成!......” 只聽武維義忽然提聲,打斷了杜疆的言論,并搶言回道: “殿下所言不差!武某之所以如今會穿越至此,的的確確是拜那祆火神教所賜。諸位可能是有所不知,那祆火神教其實比武某所處的年代還要久遠。而他們來此的目的,就是為了樹立未來世界的歷史主導權。而他們所鑄造的九口神鼎,便是如同法器一般具有穿越時空之效。武某其實只不過是一名兩千五百年之后的歷史考古學者,若是論起輩分,在場的諸位可都還是在下的先祖……而武某便是在機緣巧合之下,碰觸了其中的一口大鼎,被卷入時空亂流之中,這才穿越到了此處......至于武某為何會墜入蜀國境地,這個我也實不得而知了。” “難道……武先生所說的那九口神鼎,其中一鼎便是如今置于魚鳧城祭天臺上的那口?” 只聽杜宇又是若有所思的向武維義詢問道。武維義則畢恭畢敬的向公主作揖答道: “其實武某也是不敢十分確定,只是……形狀卻是極為相似。” 武維義這一通的陳述,著實把在場的眾人都給嚇到了。杜宇、紫娟、墨翟等人無論是誰,都不敢相信武維義如今所說的這些事情。卻又誰也不敢說武先生的這些說辭就一定是虛妄之言。正在此時,唯有杜疆轉念間反應了過來,冷笑了一聲后,又反問道: “那按你之言,這神教既有如此通天的本事,又為何不直接穿越過來,滅了諸國獨自稱王稱霸豈不更好?又何必如此大費周章?” “因為這樣就會壞了規則,你若是要造假歷史,首要一條便是不能留下會被后人所詬病的痕跡。他們并不是要改變歷史,而是為了在潛移默化之中去改編歷史!使歷史能為己所用。因此,他們的人都是隱姓埋名,在暗處行事卻不能暴露了半點身份。若以殿下的方法行事,確實是簡單。但對他們而言,卻都是徒勞的。” 眾人聽了皆是倒吸一口涼氣,緊接著便是一陣騷動。此時只見杜宇一陣搖頭,嘆息道: “若是武先生所言俱是實情,那實在是太過于聳人聽聞了。不曾想到,這個祆火神教居然有這么大的來頭。不過……武先生您既然不是神教中人,那么這些事情又是從何處得知的?” 杜宇此問正中在場眾人的心思,武維義既對神教如此熟悉,又如何會與那神教毫無半點干系?這無論如何都是說不通的。于是便都又轉過頭去看著武維義,只等著看武維義會如何做答。而武維義也深知此事乍聽起來無論如何都是不能使人信服的,因此他又如何不曉得眾人的心思。于是,便又轉過頭去,與站在其身后的墨翟說道: “賢弟,你可還記得你當日你助我逃出官邸,卻有一名船夫前來接應?而那名船夫的底細來歷你可知曉?” 只見墨翟低頭沉思了一番,卻是顯得頗為疑惑的回答道: “其實……若不是武先生再提及此事,我也險些就要忘記了。說起那名船夫,當時我也是覺得此人甚是高深莫測。就在王子疆派兵圍剿武先生官邸的前一天,我在市集正在采買府中物資。只見有一人頭上頂著一頂斗笠卻突然找到了我,與我也只是草草的說了一句,只說次日夜深,武先生將會有一劫。讓我務必將武先生給帶出官邸,還說到得岸邊自會有人接應。正當我要對他詳加詢問一番,那人卻又匆匆的跑開了。我當時也只是將信將疑,但為了保險起見,我仍舊連夜趕制了縱梯,以防不測。不曾想第二天晚上,杜疆果然派了親兵包圍了官邸。我知此事必然不虛,便領著武先生翻墻而出。正在此時,那人便是已經劃著小舸在岸邊等候了……” “絕無可能!包圍官邸乃是本王當日臨時起意而為之,下令之前也不曾與任何人說過。難不成你們說的這名船夫是本王肚中的蛔蟲不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