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維賢對張之極的表現也感到非常詫異,張之極眾目睽睽之下,能扛住他的壓力強行顛倒黑白,說明張之極已經深得政客三味:足夠厚顏無恥。 可張之極越是無恥,張維賢就越是難受,他們英國公府可是代表武將集團的第一勛貴啊,身為武將,只要足夠強勢能鎮住軍隊就行了,怎么能跟那些嘰嘰歪歪的文臣一樣,滿口都是仁義道德呢?! 張維賢有些后悔,早知道在張之極年少之時,他就不應該請大儒士人教張之極讀書的。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張之極正是跟那些讀書人接觸久了,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的精神沒有學到,反倒把文臣們的厚顏無恥嘴炮無敵學得透透的。 張維賢被張之極的厚顏無恥給氣笑了,問道:“聽你的意思,你們起兵謀反倒是正義之舉,皇上就該退位讓賢,把朝政交給你們處理咯?” 張之極說道:“倘若皇上有此自覺,孩兒認為,這對天下,對大明,對百姓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孩兒聽聞,福王府世子禮賢下士,親君子遠小人,于士林中有口皆碑,倘若皇上能把皇位禪讓給福王世子,中興大明指日可待矣。” 張維賢冷聲說道:“禮賢下士,親君子遠小人?呵呵,如果福王世子當真有你說得這般好,又豈會縱奴行兇,欺壓良善,兼并田地,把好端端的河南,弄得天怒人怨? 這些事情,但凡是個河南人都一清二楚,也就你們這些無恥小人,才把福王世子當作救世主! 也對,你們麾下的五千家丁,還有兩萬京營軍士,匯聚起來跟隨你們一起造反,想必為了收買他們耗費錢糧無數吧。 我聽聞其中有一半的錢糧便出自于福王府的資助,你們自然是要為福王世子說話了!” 見張維賢一針見血道破他們和福王府的齷齪交易,張之極不由一驚。 不過,正如張維賢所說,如今叛軍與福王府已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沒有福王府的撐腰,他們即使打下京城也會被九邊軍鎮群起而攻的,福王府這根金大腿,他們必須牢牢抱住。 張之極說道:“還望父親大人明鑒,如今我等已經率領大軍兵臨城下,只要一鼓而下便能打進紫禁城活捉皇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