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對,如今大半個華夏都有了遠方門店,不過還有幾處地方,遠方可是沒有涉及。” “你是說……” “珠三角經濟圈和長三角經濟圈,實際上長三角我們已經覆蓋了大半,不過滬上那邊還沒來得及覆蓋。 原本我今年的計劃是先覆蓋華東和西南,不過現在遠方發展的還不錯。 既然如此,作為國內幾大核心城市經濟圈,我當然不會放過。” 許圣哲有些震驚道:“你這家伙還勸我不要盲目擴張,我看是你盲目才對! 今年你們擴張多少門店了? 現在還要繼續,而且作為經濟核心區,無論是滬上還是羊城還有深市,那都是零售企業拼殺的最厲害的地方。 要我說,你們當初的策略就不錯,從三四線城市做起,比在這些大城市投資要來的強。” 李東淡笑道:“遠方已經過了這個時間段了,實際上現在三四線城市的拼殺比一二線城市更厲害。上一輪的黃金時期,各大零售企業都在一二線搶奪市場,到了這時候,大家又把視線投向了三四線城市。 反而是一線城市,因為投資過大,不少企業都元氣大傷,這時候沒有實力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遠方趁這時候進入,阻攔也會小很多。” 李東稍微解釋了幾句,實際上他還有一個原因沒說。 次貸危機爆發的越來越厲害,很快就要席卷歐洲市場。 這時候國外那些大零售集團也會受到沖擊,這時候他們無力繼續大范圍擴張,大多數企業都會采取收縮模式。 遠方現在開始擴張,剛好選了個好時間點。 要不然等這些企業回過勁來,再想進入一線城市,難度就大多了。 而且現在進入市場,等遠方門店投入運營的時候,大概也是國內開始刺激經濟發展的時候,遠方正好再次抓住機遇。 幾次下來,遠方和其他零售企業的差距也漸漸拉近。 既然準備做第一,不抓住時機怎么行,別人退步或者原地踏步的時候,遠方在不斷前進,這才是做第一的架勢。 許圣哲盡管不了解這些,可這幾年他對李東還是比較佩服的。 加上這些遠方的內務,他也沒多說什么。 兩人閑聊了一會,許圣哲便提前離去了。 距離他大婚的時間越來越近,這次之所以約李東出來,主要目的還是送請柬。 到了李東這個地步,不親自送上請柬,顯得他太過托大。 盡管他自信,就算自己打個電話,李東也會到場,可給人的感覺不同。 交情歸交情,有時候面子還是要給到位的。 許圣哲走之后,李東又坐了一會。 直到天色漸暗,李東才踱步出了咖啡廳。 沒有坐車,一個人在街道上閑逛了起來。 身后譚勇幾人小心翼翼地跟著,也沒人敢來打擾。 伴隨著李東地位不斷上升,譚勇這些人對李東也不再僅僅是拿錢辦事。 這時候,能為李東服務,大家心中更多的是一種榮譽感。 江北首富,國內最年輕的百億富豪,慈善事業先鋒,一系列名譽掛在這個年輕的老板頭上。 作為李東的貼身保護者,這股榮譽感更是強烈無比。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