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真尼瑪天真-《NBA全能王者》
第(2/3)頁
不屬于眼珠子一瞥,就知道這貨完全沒希望的那種。
部分球探甚至對他多關注了幾眼。
現在球探都在搞大數據,將球員的各種數據分類整合,希望能通過數據對球員進行更為精準的判斷和篩選。
像李良這樣的體測數據,雖然看起來略顯平庸,卻有點符合部分球探數據模型中的“可靠防守型角色球員”樣本。
這本來就是李良做任務所追求的,數據體現出來的自然也是如此。
此時,馬克斯手里也拿到了球員們的體測數據,對于李良這個關系戶他稍加注意了一下。
“這小子感覺還可以,倒不像是完全來湊熱鬧的。就是不知道,進攻水平怎么樣。”
馬克斯本以為李良就是憑關系過來走個過場,拍幾張照片湊個熱鬧,給自己加點身價。
然后他回國,爭取打球機會的時候,簡歷中除了“NCAA總冠軍成員”外,還可以加一個“在NBA球隊試訓”,只是最終落選而已。
現在從體測來看,這個布魯斯-李倒是有打美國職業聯賽的身體基礎。
體測結束以后,球員們開始在試訓師的帶領下,進行持球基本功測試。
所有人被分成了四組,每組七個人,在半場試訓師的引導下進行低對抗的控球、運球、過人、上籃和投籃的練習。
同樣是個比較簡單的測試,五個試訓師站在半場,充當防守人。
然后球員拿球,從中場起步,運球繞過外線三個試訓師。
然后在內線兩個試訓師的干擾下,選擇上籃或者投籃。
試訓師會一邊做低強度干擾,一邊指揮球員做技術動作,考驗的就是基本功。
這個項目李良也不怕,因為他的控運球基本功并不差。
基本的運球、過人、轉身,胯下,還有傳球,他都能順利完成。
四年在肯塔基大學的刻苦訓練可不是白費的。
但在系統中他的【傳控能力】和【進攻能力】分值都很低。
原因就在于,他沒有辦法在高強度高對抗的情況下完成這些動作。
別說以NBA的對抗標準了,哪怕是NCAA的對抗標準,李良都是不合格的。
沒辦法,天賦擺在那兒,肌肉的反應速度、爆發力和靈敏度都不行,對抗一強技術就失靈。
很多在NBA賽場上球都運不穩,空位投不中的球員,如果降一兩個對抗級別,到低級別聯賽去打球,各個都是能突會投還能傳球的多面手。
相反,一些在NCAA風生水起,技術全面的新星,到了NBA卻百無一用。
當年被稱為“伯德第二”的亞當-莫里森就是代表,當然他主要是受到糖尿病影響。
現在進行低強度試訓,試訓師都是意思意思,李良當然不怕。
依舊很順利的完成了一系列動作,控球,變向過人,傳球,上籃,急停跳投,完成的很順暢。
只不過,場邊的球探和經理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小子持球進攻不行。
他們各個都是行家,李良在控球過人時的力度、速度明顯不足,這種一上對抗就要丟球。
馬克斯搖搖頭,想果然還是不行,這持球水平,也就打打NBDL,還是替補。
李良倒是覺得挺好,反正他的閃光點就不是持球。
【傳控能力】維度里,他一個任務都沒做呢。
結束了控球基本功的測試,上午的最后一個項目是自由對抗。
28名球員,分散在4塊場地上,自由組合,進行3v3,或者4v4的半場賽。
沒有裁判,沒有勝負,就和朋友們打野球一樣,可以盡情展現自己的攻防技術。
新秀們開始了各自的組合。
有些互相認識的組成一隊,有些還會稍微搭配一下,一個內線搭兩個外線。
場地上一時間熱火朝天,就好像討價還價的跳蚤市場。
不過和打野球不同,打野球都希望分到強的隊友,在訓練營卻希望分到弱的隊友。
隊友弱了,他才能有表現的機會啊。
于是,李良突然之間從更衣室公敵,變成了香餑餑。
作為冠軍球隊的飲水機,李良實力不行是眾所皆知的,誰讓他上電視的呢?
好幾個球員緊密團結到了李良周圍,一副誰要跟我搶布魯斯-李,我就和他拼命的架勢。
李良受到了過去前所未有的待遇,真不知是該高興還是難過。
最后,李良和馬奎特大學的達柳思-約翰遜-奧多姆,以及法國小子富尼耶組成了一隊。
和富尼耶一隊,李良是沒想到的。
他被李良看作是競爭對手之一,在名單上排第一。
不過兩人在美國都算外國人,因此有天然的親和力。
由于富尼耶實力強勁,其他人都不愿意再加入進來。
隊伍成型后,隊伍之間開始自覺進行配對訓練。
他們很快就找到了對手,是密蘇里大學的后衛金-英格利什、馬庫斯-達蒙,前鋒里卡多-拉特利夫,三人組成的“密蘇里小隊”。
三個人都來自密蘇里大學,同時宣布參加今年的NBA選秀,并一齊報名了這次訓練營。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山县|
郎溪县|
闸北区|
兴隆县|
平舆县|
科技|
昌乐县|
蓝田县|
苏尼特左旗|
昭苏县|
颍上县|
淮北市|
会同县|
内江市|
金昌市|
广灵县|
浦江县|
苍溪县|
四川省|
景德镇市|
岚皋县|
葵青区|
卢氏县|
沅陵县|
旬邑县|
雷波县|
邵阳县|
辽阳县|
沽源县|
沁阳市|
金寨县|
大埔区|
朝阳区|
江华|
芦溪县|
铜梁县|
图们市|
沙雅县|
长垣县|
右玉县|
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