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武平二年夏,佛門以智靈大師為首的一眾高僧前往晉陽勸諫皇帝收回成命,數(shù)百上千名僧人在感業(yè)寺中打坐,空腹誦經(jīng)三日三夜,佛音數(shù)日不絕,一時人心浮動。皇帝并未加以理會,直至七月中旬,智靈等人再次上本,這次他們糾集了數(shù)百高僧聯(lián)名,就連民間也一時傳出了異樣的聲音。朝野上下群情囂囂,許多臣子上書,要將這膽大妄為的僧眾給一舉鏟除!兩種聲音的對立化已然十分激烈,硝煙一觸即發(fā),高緯冷眼旁觀,事情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這一步,是時候動手了。 武平二年七月二十三日,早朝,太極殿籠罩在朝陽的斜暉之下,金碧輝煌,御史大夫、禮部侍郎、戶部尚書、吏部尚書聯(lián)名上參,請求皇帝下詔調(diào)動大軍,以武力鏟除佛門根基,永絕佛門道統(tǒng)。皇帝卻露出了悲憫的神色,良久,搖了搖頭:“佛眾亦是我大齊子民,驟然以刀兵凌之,朕不為也……” 群臣愕然,皇帝下了御階,負手而立,道:“佛門自恃有理,要與朕理論,朕并非昏君,既然他們要與朕理論,那就好好掰扯掰扯好了……傳朕旨意,讓儒釋道三家各遣修習精深之人,齊聚晉陽,朕會在國子寺空出一處地方,讓他們好好論辯,佛門若勝,智靈等人一切做為,朕既往不咎!若敗……不但田畝農(nóng)戶朕要收回,他們所在各寺還會人頭不保,莫謂朕……言之不預……!”說完,拂袖而去。 消息傳出去,不光等著觀望佛門倒臺的一眾人等傻眼了,連一眾僧人自己都傻眼了。滿朝文武都驚了,覺得一向英明的皇帝是不是氣糊涂了?居然想出了這么個主意…… 按照他們印象里老高家皇帝的尿性,不服的就碾過去,能用刀子解決的一向不會跟人多廢話,一個佛門,縱然他們是龐然大物,縱然他們在全天下都有著莫大的影響力,可皇帝又怎會將他們放在眼里?他們只是沙門中人,不是權(quán)勢熏天,跺一跺腳天下抖三抖的六鎮(zhèn)勛貴。皇帝居然打算和他們講道理? 眾人都覺難以理解的時候,祖珽等一些知情的重臣卻有一絲不以為然。 “……陛下跟那些僧人講道理,或許很多人覺得難以理解,但若是理解不了,恰恰說明還沒有將朝堂上的手段練到家,仔細想想,其實也沒有什么不好理解的…… “佛門在天底下的信徒甚眾,若是陛下一下子便以刀兵凌駕于上,恐怕會使百姓議論紛紛,到時若是有心人出來攪動風云……天下人會怎么看待陛下?會怎么看待這個推行新政于天下的滿朝諸公? “人言可畏啊,便是圣明如陛下恐怕也會遭到攻殲?zāi)ê冢抡€未推行于天下,就陡然變成了欺壓弱小的惡政,到時,天下人還會擁戴它嗎?” “那接下來當如何?萬一佛門贏了怎么辦?他們豈不是可以繼續(xù)悠游于法度之外?” “贏?呵……他們怎么可能會贏?僧尼們縱然是牙尖嘴利,可他們禁得起圍攻嗎?道若不行,還有那些名震天下的大儒們呢……,我儒門包容萬象,融合了百家學說,取其精華于一身,豈是幾本黃庭、幾卷經(jīng)書就能撼動的?定然可以挫敗他們! “可僧人善辯,若是這樣他們也不落下風……” “佛門以何立身?講究大智慧,講究大因果,講究的……就是善惡有報 “可這些年藏匿于佛門之中的壞法之徒何止數(shù)千?便是一些在民間聲望極隆的大德高僧,背地里的私德也不見得好到那里去了…… “這些東西要是擺在明面上說,就是掘斷了佛門立身的根本! “不動則已,出手就是要害……這就是陽謀呀,它比陰謀還要厲害,一步一步堆積大勢,僧眾們即使現(xiàn)在已然明悟,他們也無法回頭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