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政權(quán)更迭過程中,實行高壓政策是必須的,這是樹威。 但高壓政策又不可長久,久了會讓人們離心離德,甚至鋌而走險,走向反抗的道路。 所以,必須適時收手,及時實行懷柔政策,這是樹望。 至于大清朝,早已經(jīng)到了改變高壓政策的時候了,“暴清”的名聲是那么好聽的?不能再行加劇滿漢矛盾之舉了。 尤其是永歷皇帝橫空出世之后,他實行的國策是“以民為本”、“還耕于民”、“天下一家”,不但善待漢族百姓,更是優(yōu)待少數(shù)民族,從他納壯女為妃這件事上,就已經(jīng)起到了示范作用。 在洪承疇看來,這些政策才是切中中國一千多年來朝代更替的弊端。若任他發(fā)展下去,一定會建立一個非常強大的王朝。——這一點,作為敵人的洪承疇看得非常清楚。 可是,清楚歸清楚,對于朝廷實行的根本國策,他敢置嘴嗎? 他若敢出言反對“跑馬圈地”,大概出不了行轅,就會有人罵他個狗血噴頭。 別看他是位高權(quán)重的參軍,在真正的旗人面前,他屁都不是。 比如,他如今被抬籍入了鑲黃旗,鑲黃旗里出來個小小的牛錄,就敢給他挺腰子、稱主子,你官再大,見了主子還能硬氣嗎?主子罵你幾句,打你幾鞭子,你能咋的? 其實,剛才濟爾哈朗說的,朝中有人在抨擊國政,洪承疇知道,那也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撐腰。 這個人不是多鐸就是阿濟格。 這涉及到上層的權(quán)力爭斗,不是他能摻合的。 所以,他只能沉默,不敢胡亂說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