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趙佶回京-《回到北宋當明君》
第(1/3)頁
“這個童老賊!”蔡京挨了一下,抓著一個石子同樣扔了出去,扔向了童貫。
次日,張叔夜率領一萬永定軍來到了太康,接收了這最后一批共計四萬人的禁軍,按制度直接均田到了河北路上。
嚴格來說,他們都是叛軍,應該立斬不赦。
但是趙佶只是復政,沒有復辟,一字之差,也救了這群禁軍的命,畢竟復政的話,還可以借口,太上皇擔心新帝在汴京戰事不順,建立朝廷的班底,維持運轉。
沒有恢復皇帝尊號,那一切都還有商量的余地。李綱趕在趙桓的面前,為趙佶求情,是因為趙佶沒有把自己作死,他要是真的從新稱帝,那就極為有趣了。
這個局面,誰都保不住他!
“偏將軍張叔夜,拜見太上皇,太上皇安泰。流匪無數,官家派臣來接太上皇了。”張叔夜的禮數十分周全,怎么說趙佶也是官家的父親。
趙佶點了點頭,看了眼童貫,對張叔夜說道:“四萬禁軍就交給你了。朕…我的安全也交給你了。”
“請吧。”張叔夜將太上皇請出了驛站。
大慶殿現在已經準備好了禪讓大典,罪己詔在趙佶用過金印以后,已經開始通傳天下。
禪讓詔書,之前已經通傳過一遍了,不必再進行通傳。
趙佶到了汴京城門口,車駕就停了下來,趙佶探出了頭大聲的問道:“怎么回事?怎么車駕停了?”
張叔夜跨馬而來,俯首說道:“官家準備了歡迎儀式,汴京民夫都在御街兩旁夾道迎太上皇回京。”
趙佶臉色數變,最后嘆氣說道:“也罷,也罷!唉。”
趙佶在李師師的攙扶下,下了馬車,而童貫夾著一份詔書,扶住了趙佶。說道:“官家,你慢點。”
趙佶下了地,看著恢弘的城門上站著的軍卒,甲兵引而不發,指著車駕。
他有些心虛的對著童貫說道:“看看,朕這個不孝子,居然敢讓兵卒箭在弦,這是要殺了朕嗎?”
童貫搖頭說道:“官家多慮了。太子并無此意,只是防止流民作亂而已。”
“走吧。”
趙佶一步步的進入了汴京的城門,大門深約十余步,趙佶皺著眉一步步的走進了汴京城,當城門的光亮灑在趙佶臉上的時候,他下意識的抬起手擋住了熾熱的陽光。
等到眼睛適應了強光之后,趙佶看到眼前的場景嚇了一跳。
整個汴京城都是安安靜靜的,所有人都站著看著趙佶,沒有任何人對這個臨陣脫逃的皇帝有一句討論。
甚至一些房頂上都站滿了人,沒有人言語,就這樣靜靜的盯著趙佶。
這目光如同一把把利刃一樣,落在了趙佶的身上。
“那個石匠皇帝回來了?”突然一個童音,在安靜的汴京城中響起,因為太過安靜,童聲傳了很遠很遠。
童言無忌。但是往往說的話卻最讓人感懷。
“走吧。官家。”童貫扶著已經渾身顫抖的趙佶,一步步的走過了御街,汴京人憎惡他,但是又因為他是曾經的皇帝,無人言語,無人批評,無人職責。
但是就是這種無聲,讓趙佶如喪考妣一樣落寞,他知道自己這個皇帝做的很失敗。
但是這種無聲的抗議,讓他有種說不出的苦悶。
腳步聲在御街上響起,百姓的目光隨著這位太上皇走進皇宮而停止,趙佶覺得自己的背后都出了一身的冷汗,當走進皇宮的時候,他才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那些目光里,包含著仇恨、不滿和失望,讓趙佶如芒在背一般,他知道自己這一生,怕是很難在踏出皇宮一步了。
今天是親從官和永定軍在街道上負責他的安全,百姓們忌憚于士兵手中的武器,可能沒有動手。
但是若是,獨自出門,怕是要被汴京城的百姓生死活剝了。
宮門洞開,但是汴京的百姓如同炸了鍋一樣,議論紛紛。
喧鬧的汴京城,恢復了往日的秩序,趙佶也一步步的踏進了大慶殿,三百余名官員端坐在大慶殿的兩側。
而中央一個巨大的銅鼎上,冉冉升起的香煙,縹緲而無序。
“童郡王,你念吧。”趙佶放開了童貫攙扶的手,揮了揮手,讓童貫大聲誦讀罪己詔。
這份罪己詔的字數不多,但是足以平定他的一生。
“朕朕膺昊天眷命,承祖宗恩德,置于士民之上,已經二十余載。雖兢兢業業,仍過失不斷,實乃稟賦不高之故。”
“言路壅蔽,導諛日聞,恩幸持權,貪饕得志。搢紳賢能,陷于黨籍;政事興廢,拘于紀年。”
“賦斂竭生民之財,戍役困軍伍之力;多作無益,侈靡成風。利源酤榷已盡,而謀利者尚肆誅求;諸軍衣糧不時,而冗食者坐享富貴。”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孙吴县|
云霄县|
丰顺县|
陆川县|
贵溪市|
时尚|
南丰县|
宕昌县|
海门市|
淳化县|
阿尔山市|
甘孜县|
读书|
嘉黎县|
城步|
静乐县|
巴中市|
陇西县|
天长市|
兴仁县|
时尚|
岳池县|
绥江县|
托克逊县|
和静县|
克拉玛依市|
余干县|
新密市|
江门市|
米脂县|
论坛|
行唐县|
筠连县|
云南省|
章丘市|
汉沽区|
大丰市|
盘锦市|
杭锦旗|
吴忠市|
淮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