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宋真宗不喜歡自己的錢袋子被人拿去用,國庫的虧空又不大,他就讓朝臣們自己想想辦法。 宋仁宗的時候,國庫正式告急,仁宗皇帝,便把內(nèi)帑的錢拿出來,救濟國庫。 宋神宗登基的時候,看著跑老鼠的內(nèi)帑,痛定思痛,決定改革。 國庫告急,內(nèi)帑也告急,游戲體驗極差的宋神宗,將目光看向了中間商的員外們、撲買們還有經(jīng)紀們,然后國庫充盈了。 內(nèi)帑重新堆滿了錢,帶來的最直接的結(jié)果,就是熙河開疆2000余里。 后來足以用很久的內(nèi)帑,怎么消失的? 趙桓端坐在文德殿,看著延福宮、艮岳宮的方向,就連連搖頭,錢都建了宮殿。 趙佶可沒有什么實用主義精神,他就是什么奢侈名貴用什么,金絲楠木一根接一根,奇駿石料都是花費不菲。 窮盡奢華的艮岳宮,掏空了內(nèi)帑和國庫。 現(xiàn)在李綱要他的內(nèi)帑填國庫的窟窿,這本身就是一個忌諱。 雖然看起來官家不是很在意,但是自秦漢以來,內(nèi)帑和國庫都分的明明白白,朝臣老是找皇帝要錢,并不好看。 “要多少錢?”趙桓笑著問道,天下都是他的,這錢躺在內(nèi)帑里只會生銹。 “官家,大約要三千萬貫,才夠。這還是算的,還不算應(yīng)急的事。”李綱也是撓頭,要是有點辦法,他能跟官家要錢? “三千萬貫嗎?”趙桓的目光看向了趙英,目光中帶著征詢。 “官家,給太宰三千萬貫,咱內(nèi)帑還有一萬萬貫……”趙英小聲的官家耳邊說道:“上次查抄了不少的店鋪嗎?臣尋思著,閑著就是閑著,就把店鋪又開了起來。” “這不,官家御駕親征回來,倒是弄了不少的錢。這五六個月,商鋪總共交上來一千萬貫。” 這頭李綱為了錢的事頭疼,那頭趙英卻把當初抄家的店面都從新立了起來,倒是有趣。 趙桓清楚的知道,李綱不是沒有想到回易的事,但是朝堂大員不愿意碰,或者接觸回易。 畢竟官商勾結(jié)這個詞匯實在是難聽了點,而且是重罪。 “太宰,咱們那么多軍器監(jiān)的工坊,工藝也是極為領(lǐng)先的,為何不拿出點工坊來,做回易呢?官商勾結(jié)是重罪,但是這買賣是國有的,自然沒什么官商勾結(jié)的說法了。” “而且李太宰當初當兵部侍郎的時候,不是干過這事嗎?” 李綱點頭,苦笑的說道:“那是沒辦法啊,臣當時為了翻新武庫,肯定的想辦法,朝堂又不給錢,也沒錢,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官家,有什么主意嗎?”李綱問道。 趙桓笑了笑,說道:“還以為你會說,與民爭利呢。” “主意倒是有不少,但是現(xiàn)在都不合適。你呢,先把均田和商稅改制做好再說。三千萬,找趙英領(lǐng)吧。”趙桓算是準了李綱要錢的主意。 花錢點而已,只要不給趙構(gòu)名義,他倒是想看看趙構(gòu)到底能折騰出什么花活來。 “還有什么事嗎?”趙桓問道。 李綱一聽拿到了錢,心里樂開了花,有錢才能辦事啊,沒錢他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臉上掛著笑說道:“暫時沒有了。” “行了。不就是點錢嗎?給你就是。缺錢就說。”趙桓點了點頭,算是結(jié)束了和李綱的奏對。 李綱美滋滋的走了,趙桓打開了趙構(gòu)的札子,臉上掛著笑容,果然是熟悉的趙構(gòu)啊,做事畏首畏尾,既然都攤牌了,都知道你想做什么,就一股勁兒莽到底。 還搞這出廣積糧,緩稱王的策論來。 還想弄個吳王過度下,想得美喲。 其實趙構(gòu)談的條件挺好的,一切照過去的舊制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