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很擔心,這會讓皇城司的察子們,對外臣下手的一個開端,但是眼下的局勢,他也無能為力。 李清照看著妥協的李綱,搖了搖頭,皇城司的規模越來越大,隨著退休軍卒的風聞言事,在各地建立了縣尉和四老制度綁定在一起。 皇城司從皇宮走出去已經成了必然之事,而且這是皇帝控制朝臣的重要手段。 一個李綱,根本攔不住這種大勢所趨,李綱的權力是建立在大宋皇帝冊封之上。 李清照笑著說道“其實從景王查的話更加合適。肅王全家吊死中廳之事,受益最大的人就是景王趙杞。” “本來一起作妖的肅王、景王,肅王一家全都死的干干凈凈,景王不僅僅什么事都沒有,還因為你李太宰的品性導致的投鼠忌器,讓他變得更加安全。” 李綱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說道“那就查景王吧。” 李清照站了起來,扶著旁邊侍女的手,正準備走出匯英閣回延福宮,忽然駐足說道“我知道李太宰你在擔心什么。不就是一些虛名嗎?逼死了一個肅王,再逼死一個景王,名聲不好聽而已,給官家辦事,還用在乎名聲嗎?。” “要是李太宰下不去手,那就由我來吧。” 李清照說完就準備離開,而李綱卻說道“我是擔心官家那里不好交代,他在前線征戰,我們在后面收拾宗親,會不會讓官家心里生厭?” 李清照看了看天上的圓月,笑著說道“不會,他眼里最大的就是國泰民安四方安定,他連自己都顧不得,還顧得上他家的兄弟?” 景王趙杞是一個十分擅長演戲的人,完顏宗望南下至相州(安陽)時,趙佶就倉促禪讓,南幸去了。 而趙杞就是為數不多,還伺候在趙佶身邊的皇子。 日夜侍奉在身邊,衣不解帶,食不食肉,恨不得隨身揣個夜壺,這樣的伺候換來了趙佶的一紙詔書。 【上皇制發愿文,述祈天請命之意,以授杞。】 但是隨著趙佶北歸汴京,趙桓在太原之戰中的節節勝利,這一紙詔書就成了廢紙一堆。 但是景王趙杞并沒有放棄對皇位的覬覦,反而貪念再起。 景王府的前廳都是哭喪的人。 肅王全家俱末,趙士褭作為大宗正組織了肅王府的葬禮,把他們送到了大宋皇陵的陪陵安葬。 但是景王趙杞在頭七的時候,開始了他的表演,在門前支起了靈棚,而這個靈棚就是他最大的護身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