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老李何等人精,豈會看不出程咬金的心思?他眸光一閃,看向躬身低著頭顱的秦瓊,眼中很快又閃過一絲了然,片刻后他嘆了口氣,道:“叔寶,你能想到的事情,朕豈會想不到?你放心,李澤軒今日之言,只入得我們四人的耳朵,絕不會有第五個人知道!” 這算是在給秦瓊一個保證了,保證李澤軒舉薦的那個人,絕對不會知道自己是被李澤軒舉薦的! 一個皇帝能做到這個份上也實屬難得! 秦瓊剛想說話,李澤軒這時卻開口了,他先是向秦瓊拱了拱手,道:“秦伯伯的好意,小侄心領了!不過小侄現在心中只有大唐的生死存亡,小侄今日向陛下舉薦實行計策之人完全出自于公心,小侄問心無愧!” 說罷,李澤軒這才向李二躬身道:“回陛下,臣心中恰好有一人選,由他來施行這項計劃最合適不過,還望陛下能夠考慮!” “你說!” 李二忙道,聲音之中還帶著一絲急促。 “莒國公,唐儉!” 在李二咄咄逼人的目光下,李澤軒這回沒有賣關子,直接說出了他心目中最為理想的人選,就是那個在原來歷史上多次出使突厥、險些命喪于草原的傳奇人物——唐儉! 唐儉字茂約,并州晉陽人。在原來的歷史上,唐儉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他生于亂世之北周大象元年,卒于唐高宗顯慶元年,經歷三朝五帝,年近八旬而逝,可稱當時官場的老壽星。 少年時代的唐儉,家為世代官宦,族是望族名門,可謂用不厭細,食不厭精,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養(yǎng)就落拓不羈、豪爽無忌的性格,不屬中規(guī)中矩之子。然而,天性歸天性,教化歸教化,唐儉對長輩卻是尊重有加,以孝而聞名鄉(xiāng)里。 由于其父唐鑒與太原留守李淵過從甚密,所以,年長于李二二十多歲的唐儉也有機會與李二交往,并成為忘年之交。當時之隋王朝,親離眾叛,四起狼煙。唐儉常與世民談論天下大勢,并暗中提醒李二“隋室昏亂,天下可圖”,心存鴻鵠之志的李二,遂以唐儉為知己,還將唐儉之言稟告其父。李淵聞聽,明斥世民不可妄言。事后卻密召唐儉于宮,探論天下大勢。 因此說起來,唐儉也算得上是最早的從龍之臣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