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昨晚打了美國,今晚就得打土耳其,時間很緊。 雖然實力占據明顯優勢,雙塔比對方雙塔要強出一籌……甚至都不止一籌,但還是得好好休息,養精蓄銳。 好消息是對方昨晚比賽結束時間比他們中國隊更晚,這是土耳其隊第一次沒有時間方面的優勢。 中國隊昨晚加上丁錦輝,一共也才八人輪換,不過土耳其也沒好到哪里去,三大核心基本打滿了全場,這種輸了就有可能摸不到獎牌、贏了一定能拿到獎牌的比賽,土耳其隊昨天甚至只有7人輪換,阿根廷那邊也差不多。 隊友們在休息的時候,孫策還是來到了中國隊租下來的球館,鄧華德都在求孫策別練了,孫策才沒有加練,而是站在罰球線右側高位扭來扭去,偶爾感覺來了才投一個…… 主要是想要尋找一點昨晚體驗喬丹的感覺。 體驗卡……最大的作用,孫策覺得就在于體驗二字! 不得不說,得到的體會很多! 其中最大的感悟,倒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喬丹打法的理念。 雖然是中投……而且遠距離中投,但孫策卻感覺喬丹外線背打永遠是在利用身體素質盡可能的接近籃筐投籃。 就是那么特別!喬丹似乎對于越靠近籃筐越容易得分有自己的理解。 使用了老年版喬丹的球星體驗卡后,孫策對越靠近籃筐得分越容易也有了新的理解。 這個理解是加上了孫策自己對籃球發展的了解得出來的一種新的領悟。 主要在于對越接近籃筐越容易得分這件事更堅信了。 這是在參考原本時空里那支近乎無敵的勇士隊的打法得出來的一種領悟。 首先要追溯到喬丹打球的那個年代,然后是過去十年,也就是80年代到21世紀初。 從nba引入三分線,到2010年之前,nba三分投籃相對偏少,只有兩支球隊辦到過場均投進超過10個三分,太陽和勇士,沒其他球隊了,哪怕是曾有雷-阿倫、拉德馬諾維奇、劉易斯三大神射手的超音速,場均三分投進最多的一個賽季也才8.8個三分。 這段時間的nba主教練不是不重視三分,喬丹也需要投手拉開空間,前三連是中距離投手多,到了后三連,公牛隊甚至找到了庫科奇、史蒂夫-科爾這兩個那年代的頂級三分投手。 三分手這種能很好拉開空間的球員,任何教練都喜歡。 只是有兩點讓他們不得不把三分球排在后面。 第一是受限于規則,第二是受限于薪水,而且兩者是結合在一起的。 那年代對抗太大了,特別是80年代,那時候受限于薪水的問題,不是天賦極好的球員很少去練進攻技術,因為那年頭nba薪水很低。 1979-1980賽季,當時聯盟第一人賈巴爾的薪水是69萬美刀,在湖人隊選中魔術師直接給了百萬年薪前,賈巴爾是當時的最高薪,那個賽季工資帽是113萬美刀,除了選中的新秀可以帽上簽約,其他自由球員簽約只能在工資帽范圍內,要不然就是拿底薪。 但基本上各隊早就超帽了,那年頭沒有球星抱團和錢這個東西分不開,但一個球隊給了一個球員大合同,除了被選中的新秀可以談價格,其他人都只能拿底薪。 那個賽季的底薪是2.1萬美刀,而美國那年的人均收入是1.9萬美刀。 除了球星,那時候很多球員還得去兼職打工, 所以那個年代除了大學就展示出天賦進入nba就簽下大合同的球員,角色球員基本上都只練防守和搶籃板,因為最容易,拼命就行了。 在薪水之外,最主要的還是規則,那年代可以上手防守,所以那時候哪怕是外線超級巨星都很少練三分,對抗那么大,當然是越靠近籃筐投籃越好。 這種情況一直到黃綠大戰收入大漲、凱爾特人為了給拉里-伯德更大的合同向聯盟爭取到了拉里-伯德條款,到喬丹前三連冠封神、在巴塞羅那奧運會把nba推向世界、工資帽大幅度暴漲后,球員們才開始重視三分。 當角色球員年薪也破百萬后,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到目前,明顯nba整體三分表現提升了一大截,會一手投籃的薪水總比只會防守的球員高,比如內特-羅賓遜能簽400萬合同,托尼-阿倫凱爾特人連300萬都不愿意給。 確實庫里將來日天的那個賽季成了nba的又一個轉折點,不過能在15-16賽季冒出那么多厲害的角色球員投手,不是說庫里14-16兩年爆發,一個夏天后的2016-2017賽季就憑空出現了那么多三分手。 而是早就有很多球員因為投手更貴,不想去練那么多技術,只練三分就可以了,包括大部分身體素質極佳的內線,都跑出去練投籃,反正練一手三分就能拿到更大的合同,早就出現了很多厲害的角色球員投手,到了庫里+湯普森的組合靠著三分帶動全隊打出73勝后,各隊紛紛開始效仿他們的打法而已。 但這個就代表著nba從越靠近籃筐越容易得分變成了三分投得越多就越容易得分了嗎? 以前孫策或許有點這樣的想法,但現在產生了一些變化。 參照喬丹的打法理念、如今的太陽隊和將來勇士隊這種各自時代得分最厲害的球隊的表現,他感覺nba整體三分能力的提升,三分球的得分占比,實際上遠沒有三分線內得分占比提升快! 反倒是到了季后賽,三分的作用明顯降低,哪怕是將來勇士隊橫掃騎士隊的系列賽,三分占比也不到總得分的三分之一,還是杜蘭特的中投、勇士隊角色球員利用海嘯三人組的外線牽制力切入得分居多。 而這還只是因為海嘯三人組的三分確實厲害,到了其他球隊那里,三分手依舊是拉開空間的選項,其他球隊的超級巨星、包括勇士隊的杜蘭特,都是靠著三分手得到更好的中投或者進攻籃下或者是組織進攻的機會。 這種看似和即將開始的三分時代無關的籃球理解,對孫策這個階段的職業規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這擺脫了孫策的一種誤區,練出三分很重要,但不是說將來的球星沒庫里、湯普森那種三分能力就打不了球了,反而就連杜蘭特那種神射手,場均三分最多的一年也“才”場均2.5個三分。 但杜蘭特顯然比最巔峰時期的庫里和湯普森都要強。 當然這不是說就不練三分了,孫策依舊會多練三分,只是說,心態方面要好了很多,既然不是短時間內能開發出來的,那就盡可能的努力練,但更得加強現有的優勢點! 這兩米一五的臂展打控衛,在希臘球員進入nba之前,孫策的靜態身體素質控衛最強! 現役控衛中,埃文斯198公分的身高,211公分的臂展;利文斯頓201公分的身高,210公分的臂展;隆多185公分的身高,209公分臂展;還有即將進入nba的盧比奧的193公分身高210公分的臂展、埃里克-布萊德索185公分的身高兩米的臂展……除了這少數幾人,其他控衛的臂展幾乎都不到兩米,孫策的優勢非常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