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白日登山望烽火-《漢闕》
第(2/3)頁
“燧長來了。”
又有人沿著烽燧上來,卻是伍佰韓敢當,今天白天輪到他守燧。
看到韓敢當,任弘就想起他昨夜說的話……
“我巫蠱禍時在長安為正卒,恰逢衛太子起兵,上吏附從,吾等便稀里糊涂地成了叛軍,后來孝武皇帝下令,吏士非出于本心,而是被衛太子挾持逼迫的,皆徙至敦煌郡。”
像這樣被流于敦煌的人,至少有兩三千人,韓敢當也不是任弘碰見的第一個了。
任弘也沒說自己是任安的孫子,只言自家也是因巫蠱而受牽連,有了這層關系,韓敢當對他殷切了不少。
“任燧長是第一次上烽燧么?”
韓敢當熟練地介紹起來:“四壁的是覷賊孔,可以射箭和察覺敵情。”
“在烽燧左右的則是視火筒,根據左右相鄰烽燧的位置所鑿,燧長可以來看看。”
任弘蹲下身,將眼睛湊到銅制的視火筒前,果然固定正對著西邊三公里的“凌胡燧”和東邊兩公里外的“廣漢燧”。
韓敢當是老行伍了,介紹道:“漢匈交戰數十載,胡人可不傻,早就摸透了漢軍的烽燧信號,故常會偽造烽煙,那浞野侯趙破奴,貳師將軍進攻匈奴時,就吃了大虧,以至于全軍覆沒。匈奴欲入塞時也常用這招,來到邊塞之下點燃火把或柴草堆,以偽造烽火或積薪,好聲東擊西。”
“于是近十年來,烽燧便安了視火筒,以明確相鄰烽燧位置,如此一來,匈奴再放假的烽煙,因為位置不對,也騙不了吾等了。”
“原來如此。”
任弘聽完嘖嘖稱奇,原來這小小的物件里,竟包含了漢匈數十年來的邊塞博弈交鋒,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真是用盡了兩族的智謀。
至于韓敢當接下來給他介紹的烽煙品約種類,簡直就是古代的摩爾斯密碼!
韓敢當說,烽燧離一共有5種烽火品約:烽、表、煙、苣火、積薪,分別承擔了不同功能。
烽是草編或木框架蒙覆布帛的籠狀物;表是布帛旗幟;煙是煙灶高囪升起來的煙柱;這三種在白天使用。
苣火用于夜晚,舉燃葦束火把。
積薪是烽燧外面,那堆積起來的一摞摞柴草垛,晝夜兼用,白天燃燒視其濃煙,夜晚則是熊熊大火。
說話間,韓敢當抬頭看看太陽道:“日東中,該舉表了。”
說著便讓任弘幫忙,舉起靠在烽燧壁上的那面赤色布旗,連續搖晃了許久。
而通過視火孔,任弘看到相鄰烽燧也在舉表。
“日東中時,日西中時,還有吃夕食的時候,舉表三次,以確認相鄰烽燧無恙,若是對面不回應,便要派人過去查看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阳市|
白山市|
丰镇市|
房山区|
大化|
铜鼓县|
蒲城县|
壶关县|
上犹县|
敦化市|
东阳市|
黎城县|
博客|
万源市|
米易县|
常宁市|
舟山市|
门头沟区|
昌江|
垦利县|
开鲁县|
太白县|
翁源县|
根河市|
潼南县|
商丘市|
昌平区|
舞阳县|
郯城县|
东阳市|
定边县|
洪湖市|
凤山县|
渝北区|
泗洪县|
贵南县|
蛟河市|
临夏市|
新宁县|
班玛县|
延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