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宋金戰爭是指南宋宣和七年(1125年)至北宋建炎十年(1137年),宋朝為抗擊金軍南侵、收復失地、犁庭掃穴進行的大規模戰爭。 主要指揮官:金國:完顏宗翰(粘罕)、完顏宗望(斡魯補)、完顏宗弼(兀術)、完顏婁室、完顏拔離速;宋朝:趙玖、韓世忠、岳飛、李彥仙、吳階、張榮、張俊、馬擴 結果:戰爭前期南宋都城被破、皇帝被俘,金國勢力達到頂峰;后期華夏聯軍滅金,建炎中興。 背景:參見“金遼戰爭”、“海上之盟”,金在滅遼過程中,以戰養戰戰術運用嫻熟,女真族大發戰爭財,具有很強的擴張意愿。同時看破南宋朝廷虛實,繁花似錦的背后是虛弱不堪,故多次實施南侵。 戰爭過程簡介: 第一階段:金軍進攻階段。 1125年10月金軍第一次南下,西路粘罕進山西、東路斡魯補出河北,東西合擊企圖奪取東京,最終因天下勤王兵馬到來,暫時撤退,南宋割河北三鎮求和。 影響:金軍第一次南侵標志著宋金戰爭的開始。 1126年8月金軍第二次南侵,粘罕再次西攻太原,斡魯補東攻真定,11月包圍東京,趙玖奉命前往金營乞和,相約黃河為界,金軍不允,次月東京城破,靖康恥發生。 影響:南宋滅亡。 1127年9月,金軍第三次南侵,婁室為西路軍主帥攻陜西,為李彥仙所阻,兀術為東路軍先鋒攻京東,宋世祖以韓世忠、張俊、劉光世領兵,層層阻敵,壽州攻防戰爆發,然劉光世棄地在先,陷張俊于險地在后,宋世祖親斬劉光世,只身入下蔡,安撫軍心、重申軍紀,宋軍士氣大振,金軍敗退。 影響:金軍大規模進攻首次受挫,打破了金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北宋迎來喘息之機,韓世忠、岳飛等為宋世祖賞識,為后續反擊播下種子。 1128年8月,金軍第四次南侵,南京應天府被攻破、張所殉國,孔彥舟、張遇、折可求投降,10月韓世忠被困,11月南陽攻防戰爆發,金軍東西路主力頓挫于南陽、陜州。12月東京宗澤病重,以杜充往替,宋勤王軍猬集鄢陵一線,但杜充不思報國、畏敵怯戰,謊報軍情,欺上瞞下。其子杜巖深明大義單騎至南***言虛實,次年正月,世祖僅率親衛潛至鄢陵,斬杜充,以岳飛為將,攻完顏達懶,大捷。 意義:宋軍首次在大規模野戰中獲勝,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謠言被打破。此戰策應了宋軍在陜西、山東兩翼作戰,抑制了金軍攻勢,為宋軍反擊創造了良好條件,金軍短期內滅亡宋朝的戰略失敗。 第二階段:戰略相持階段 宋世祖重返舊都讓女真貴族意識到,短期內滅宋的豪言已成空談,故以局部重點進攻為主,試圖在長期對峙中奪取主動。 1130年正月,金軍第五次南侵發動,此次金軍以試探為主,雙方并未開展大規模交戰。同年3月金軍仗甲兵之力,違反天時,發動第六次南侵,5月攻破洛陽,北宋樞密使汪伯彥自焚殉節,宋世祖托孤后御駕親征。5月29日,宋金雙方于堯山展開決戰,此戰激烈異常,兩軍大纛最近時相距不足百米,最高指揮官甚至進行了對射,雙方士卒死傷近十萬。最終金國統帥完顏婁室陣亡,宋軍慘勝。 影響:堯山血戰,沉重打擊了金軍主力部隊,對宋軍抗金戰局起到了重大影響,金國最后一次大規模進攻失敗,戰略優勢逐漸消失,宋金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堪稱北宋立國之戰。 1131年,金軍遣返宋朝被俘宗室,意圖求和,北宋一面假意議和,一面調兵遣將,成功消滅偽齊。1132年,宋軍進攻西夏,金軍往援。9月宋、遼、蒙古進行金河泊會盟,建立統一聯盟,隨即西夏宣告滅亡,宋軍收復河套之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