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微博。 隨著李世信出席柏林電影節頒獎典禮的消息一出,粉絲們瞬間就涌進了電影節的線上直播端。 看到畫面中,已經消失了一個星期之久的李世信真的出現在了頒獎典禮現場,評論區內,立刻炸了窩! “臥槽!不是說了已經退出電影節了么?這怎么又回來了?” “靠!信爺最近這操作怎么就看不懂了啊!前面有外媒專訪的事兒還沒搞清楚,之前又已經發了公告說退出本屆電影節已證清白之決心。怎么現在出爾反爾了呢?” “不明白,這一波真的是不明白。感覺信爺這一次去柏林電影節之后處處透著詭異,真真假假的,搞的我現在腦瓜子生疼!” 這一次的柏林電影節之所以在國內有這么大的影響力,令微博專門買下了國內的直播權,為的什么? 主要就是因為李世信本次出席電影節之后,所造成的話題性! 所以此時觀看電影節直播的,可不光是李世信的粉。 更多的,是李世信的黑粉! 隨著大批李世信的粉絲涌入直播間,看著老頭出現在畫面之中爆發出來的疑問,直播互動區內的一些黑粉,開啟了嘲諷模式; “老陰陽人兒了,說不參加頒獎典禮公關一波,吸引那些自來水為他洗地,現在回過頭來再參加,國際上刷波臉熟。我,呸!” “呵呵呵,那些掛著高鐵護爺俠標簽的沙雕真不懂還是假不懂?參加電影節頒獎典禮,電影節方面還專門給了鏡頭的,就兩種可能性唄。第一種是國際大腕,你們家的老頭跟這個搭不上邊。第二種,就是大幾率拿獎了唄。呵呵,好一手又當又立。一面在國外賣國求榮,一面又在國內搞煽情。哎呦,真的是......瞎到什么程度,才能粉這樣的人啊?” “還特么三觀正呢?呸!人設終于崩了吧?” “報應不爽啊,果然天道好輪回。那些之前黑過我們家xpo的請原地爆炸,看看你們家這位到底是個什么德行。” 面對互動區里如潮水般的黑懟,這一次李世信的粉絲們真真兒的沉默了。 一切,似乎都鐵證如山。 一切,都在向著最不利于李世信的方向發展。 “或許......信爺真的是打算從此以后就在國際上發展了?國內的名聲,他已經不在乎了吧。” 在滾滾而動的怒懟和謾罵中,一個帶著李世信粉絲標簽的賬號,停頓了那么零點幾秒。 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柏林電影節的頒獎環節,開始了。 這一次柏林電影節的規模是近年來最大的一次,參展的影片也是最多的一次。 相應的入圍獎項的作品也是近十年來數量最多的一次。 按照慣例,一般先揭獎的,都是三級和二級獎項。 比如最佳短片,評委會特別關注短片,最杰出處女作,最佳紀錄片,技術創新,以及最佳兒童片獎項。 作為擴充電影邊際的獎項,這些三級獎項入圍倒是挺繁雜的。來自世界各國的影人作品,在這個環節都有斬獲。 比如最佳短片,最后落在了西班牙獨立動畫工作室出品的《nemo》雙手。相對比較引人注意的杰出處女作和最佳紀錄片獎,則是頒給了希臘新人導演埃爾金和瑞典環保紀錄片《我們多么可恨》。 不過很顯然,這些獎項不論得獎者和作品,除了專業內人士都沒人太過注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