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感受到李倦對自己的態度更恭敬了一層,李世信頷首一笑。 “反正也沒什么事兒,我這晨練完了就溜達過來了。你這邊,都準備好了?” “嗯!” 抬手看了看手表,李倦笑道:“馬上,九點會議開始,要不您先去會議室喝會兒茶?” 點了點頭,李世信便在李倦的陪同下,率先來到了公司會議室。 對于影視公司來說,其實全年的項目分布并不平均。 元旦過后到三月份因為假期比較多,又趕上中國傳統春節,不論是拍攝成本還是協調成本都會比較高。所以為了減少投資成本,一般的影視項目都不會在這個時候批下去。同樣的,劇組都不會趕在這個時候開工。 華旗影視第一季度影視公司的項目不多。 這就導致,第二季度正月將盡,積壓了一大批此前待審批的影視投資項目。 趁著喝茶的功夫,李倦便將情況大致跟李世信通了個氣兒。 整個第三季度,目前華旗這邊收到的項目投送書一共有五十多份。 這五十多個項目的構成,也比較復雜;既有影視電視劇網劇,又有華旗影視旗下的制作班底籌備的電影。當然了,更加少不了一些知名導演攢好的本子等待投資,以及一些國內新銳導演的風投。 坐在會議室里,一面喝著茶水,李世信一面將李倦給的項目資料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 網劇這一塊沒什么說的,華旗自從收購了茶豆視頻app和讀書app之后,結合自家的經紀公司,廣告公司和影視部分,其實就已經初步的構建起了文娛生態圈的閉環。 成績好不好先不說,至少在模式上是成功的。十幾個網劇項目,大多都是根據讀書app那面人氣比較高,也比較具有改變價值的小說ip衍生。 這樣的項目,實際上吃的就是粉絲經濟。 只要是導演不腦殘魔改劇情,把好好的斗氣大陸搞成斗氣化馬。把粉絲搞爽了,口碑搞好,一大票的原著粉自來水,就能把收視搞上去。 而幾部電視劇也是國內一些著名編劇作品,和人氣小說作品改編。 業內龍頭就這一點好;憑借手中的宣發優勢,藝人儲備和投放渠道,優質影視資源都是過第一手。 內部管理不出問題,項目跟進的好不瞎干預,且用懂行的人把好關,項目都是有基本盤在的。 就像拿這種知名編劇,人氣小說ip來說,華旗只要想做就能把項目源頭抓在自己手里。 哪怕公司資金緊張,也可以通過二輪招投吸其他資方的資金,甚至是以參股形式對風投投資者招標,自己不掏錢憑自身體量和業內資源躺賺。 只要人心不歪,制作團隊和演員陣容不出什么洗頭嫖娼吸毒辱國等小概率意外,這么大體量的公司基本上不存在虧欠的項目。 唯獨上李世信比較上心的,是幾部電影項目。 低于五百萬以下投資的新人導演項目書,李世信直接略過。這一部分導演大多都是青年導演,甚至不乏剛剛畢業只有幾部畢業作品和學生的菜鳥。這部分人的項目,一般都是小成本制作,個人風格比較強烈,是屬于那種試驗性也是風險較高的投資。 這樣的項目,必須要投。 一來是一個有靈氣的導演難得,在起步階段給予支持,就是為以后儲備關系和人才。而來,像華旗這種體量的公司,其實更加需要確定在行業內的地位。 地位怎么體現? 賺了多少錢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則是為這個行業做了什么。 支持新人導演,幫助其起步,甚至沖擊一些國內外獎項,對于華旗這種體量的公司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劃算的。 嗯,不算生意的生意。 針對個別自己認為有問題的項目跟李倦交代了一番之后,李世信主要將精力就放在了幾個國內知名導演的項目書上面。 利用自己的審美標準,直接斃了兩個一看就是撲街的題材,并對另外兩個導演挺事兒逼,要求和條件一大堆的項目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之后,李世信便坐直了身體,端起了那杯已經涼了的茶水。 看著李世信三下五除二,便將第三季度的所有項目替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李倦心中簡直是樂壞了。 什么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要是早幾年公司里有這么個老人參,還至于現在華旗提出重歸霸主的口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