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九四九章 片場。 在李世信團(tuán)隊(duì)強(qiáng)大的調(diào)度能力之下,短短的兩個小時(shí)時(shí)間,所有參加這一次婚禮的群演都已經(jīng)到位。 隨著這二百多名蓉店最優(yōu)秀的特約演員涌入,整個民國布景,活了過來! 包子鋪的蒸籠冒出了裊裊熱氣,黃包車的車幅嘩嘩作響,叫賣著“老刀,仙女,三炮臺”的賣煙小妹嗓子清亮得就如同新春的杜鵑。 在這一片喧囂中,一行和環(huán)境格格不入的人,停在了街頭。 氣喘吁吁的吳明擦了把額頭的汗珠,焦急的看了眼輪椅上的趙阿妹。 “阿.....” 剛開口,她便差點(diǎn)破了功。 “清茹,我們到了?!? 強(qiáng)行將自己拉回來,她俯下身去,在趙阿妹的耳邊輕聲說到。 “到...哪?” 意識已經(jīng)模糊的趙阿妹下意識的問了一句。 “到了亭青家門前的大街上啊,我們送親就只能送到這兒了,接下來的路,要亭青親自來接。要騎著高頭大馬,抬著八抬大轎來接啊!” 吳明忍著欺負(fù)的情緒,盡量讓自己說話的聲音舒緩平和。 聽到她這么一說,趙阿妹努力的睜開了眼睛。 一架黃包車,從她的身旁疾馳而過。 拉車的車夫在初秋的艷陽下只穿了一件馬褂,他肥大的褲腿高高卷起,隨著那兩條長腿的邁動蕩來蕩去。那露在空氣中繃起的肌肉,仿佛是一匹站立奔跑著的健馬。 街旁的包子鋪開籠了。 一籠白嫩嫩的大餡包子散發(fā)出蒸騰的白氣,小販拱著笑臉,熟稔的扯出一張牛皮紙,將其中的兩個打了包裹,遞給了他面前身穿花旗袍,頭上帶著發(fā)卷的女郎。 一旁的茶館里,說書先生正手持折扇,拍響了桌上醒木。 “醒木一響,接說評話沈萬山。上文書說到,沈萬山好不容易嗷,找了一個打漁的黃老頭......” 陽光正好,將看客們那一張張期待的面容映照得格外鮮活。 空氣中彌漫著既陌生,又熟悉的味道。 看著那鮮活的人群和街景,趙阿妹的目光迷離了。 這就是.....亭青家? 是了,他說過的。 日本人沒打進(jìn)來之前,他們家門口的那條巷子是多么的熱鬧。 可是日本人的飛機(jī),不是已經(jīng)把這些都炸沒了嗎? 趙阿妹疑惑了,她睜大了眼睛,想從模糊的視界里仔細(xì)的辨別——辨別這一切是真實(shí)的,還是只是自己彌留之際的一個夢境。 一陣鑼鼓聲,在巷子一頭炸響了。 嗩吶的聲音尖銳嘹亮,急促而喜慶。 噠噠的馬蹄聲,夾在在其中。 一個格外高大的身影,拽著韁繩,由遠(yuǎn)及近。 當(dāng)那個身影翻身下馬走到近前,趙阿妹看清了。 他穿著紅色的長袍,外襯著黑色的馬褂。頭上的禮帽簪著紅色的綢花,趁著兩根黑羽,看起來滑稽而又威風(fēng)。 等那人再向前來站到自己的面前,趙阿妹徹底看清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