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15章 簽訂盟約-《戰國趙為帝》


    第(1/3)頁

    在兩天的協商并敲定了所有細節之后,真正意義上的會盟儀式舉行了。

    還是那一處高臺。

    三牲已經宰殺完畢,放置在臺子正中央的桌案上。

    這桌案由紅木所制,四根桌腳上分別雕刻著四條離龍,龍沿著桌腳環繞攀援如華表一般,四個龍首正好牢牢的支撐起整個桌面。

    桌案的面前,一個青銅大鼎正散發著裊裊煙霧。

    這個青銅大鼎呈方形,四面四足,每一面上各自刻著趙、秦、韓、魏四國文字所寫就的祭文,每一面的四邊都有青銅云紋,看上去頗為莊重。

    大鼎的旁邊還有一個青銅敦,敦里是一灘殷紅液體,由雞、狗、馬三種不同動物的鮮血混合而成。

    四國五位國君在大鼎之前大約三步的距離站定。

    主父站在最中間,左邊是趙何,右邊是秦王,韓王和魏王則位于左右最邊緣。

    一名年老的大祭司高聲誦讀祭文,五位國君垂首肅穆而立。

    在誦讀完祭文之后,老祭司高聲道:“神前歃血!”

    隨后,五名國君同時上前。

    祭司們取來五個青銅爵,從敦中分別舀起血液倒入爵中,隨后將爵遞到國君們的面前。

    五位國君捧起青銅爵,相互致意了一下,然后將爵舉起,輕輕的用嘴唇碰了一下爵中鮮血,讓嘴唇沾染上鮮血。

    這,便是所謂“歃血為盟”。

    老祭司再次高聲道:“交換盟約!”

    四名祭司將四份盟約捧了上來,四份盟約都是由木牘制成,上面都寫著一模一樣的內容,意思就是四國今日在此歃血為盟,將來一定要齊心協力云云的這么一些廢話,在每一份盟約之中都蓋著四國國君的印章。

    隨后,趙國和秦國交換盟約木牘,韓國和魏國交換盟約木牘。

    趙何從秦王手中接過木牘,下意識的看了上面的文字一眼。

    這秦國大篆,還有點難懂。

    老祭司滿意的點了點頭,張開牙已經掉得差不多的嘴巴,高聲道:“禮成!”

    老祭司話音落下,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輕出一口氣。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句出自左傳的話,十分直觀的說明了這個時代的人們對祭祀這種事情的看重。

    當然,這并不影響他們在需要的時候,將手中的這份盟約當做廁籌拿去擦了屁股,甚至可能還會嫌太硬。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原平市| 鱼台县| 塔城市| 陇西县| 五家渠市| 德化县| 益阳市| 台中县| 镇江市| 仁化县| 株洲县| 江北区| 墨竹工卡县| 扬州市| 明光市| 资阳市| 镇坪县| 满城县| 靖江市| 建湖县| 友谊县| 额敏县| 拉萨市| 屯昌县| 石台县| 中宁县| 泉州市| 镇原县| 广德县| 城固县| 修水县| 宜兰县| 老河口市| 平顺县| 镇坪县| 仙居县| 东山县| 宝坻区| 鲁甸县| 射阳县| 荆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