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作為優(yōu)勢一方,趙何其實并不希望看到戰(zhàn)場之上發(fā)生過多的變數(shù)。 想要變數(shù)越少,那打敗敵人的時間就要越快。 從剛才的情況來看,趙何有理由樂觀,并認(rèn)為自己打敗東胡人的速度會很快。 趙奢帶著五千龍驤軍出擊了,而這一次他們要面對的則是三萬東胡騎兵。 這三萬東胡騎兵由義渠王的弟弟胡圖格率領(lǐng),胡圖格雖然論戰(zhàn)斗力比不上烏勒尕,但畢竟是東胡王的血親,在受信任程度上自然更高。 而且這一次東胡王還耍了一個小小的心思,他將兩萬匈奴騎兵都編入了這一次出擊的部隊之中,而真正起到指揮和中軍作用的則是胡圖格率領(lǐng)的一萬東胡騎兵。 胡圖格打量著對面的趙國騎兵,心中開始有些犯嘀咕:“怎么都是盔甲……這不好打吧?” 龍驤軍最明顯的標(biāo)志就是全身重甲,人馬著甲。 但胡圖格是奉命出戰(zhàn)的,他不可能在沒有開打的情況下就選擇后退。 而且胡圖格也不覺得自己沒有機(jī)會,雖然不知道對面為什么要穿上這么厚重的盔甲,但作為草原人他很清楚這種重量下戰(zhàn)馬是不可能支撐太長時間的。 于是他看了一眼身邊的兩名匈奴將領(lǐng),沉聲道:“詹師廬、博旭唐,你們率領(lǐng)本部兵馬從左右兩翼夾擊這支趙軍,我率領(lǐng)中軍隨后跟上!” 兩名匈奴將軍對視一眼,領(lǐng)命而去。 片刻之后,伴隨著陣陣呼嘯聲,兩萬匈奴騎兵分成兩路,好像螃蟹的兩個大鉗子般朝著依舊在緩緩前進(jìn)的趙國龍驤軍逼來。 趙奢看著這一幕,頭盔下的嘴角露出一絲冷笑:“居然還懂得分兵夾擊,看來還不算太傻。” 看看距離也差不多了,趙奢從身下的馬鞍袋之中取出一支響箭。 下一刻,響箭帶著尖銳之極的聲音直飛上天。 這是龍驤軍出擊的信號。 趙奢一夾胯下馬腹,胯下的駿馬立刻會意,開始慢慢的小步奔走,然后變成小步快跑,再然后變成了四蹄狂奔,至此完成了整個加速的過程。 五千龍驤軍猶如一股鋼鐵洪流,朝著左側(cè)來襲的匈奴一萬騎兵席卷而去。 率領(lǐng)這一萬匈奴騎兵的是匈奴將軍詹師廬,詹師廬乃是匈奴日逐部的首領(lǐng),素來以勇猛善戰(zhàn)著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