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災(zāi)從何來?禍由何起?”少華長老問道。 “三位長老,這是神靈的旨意,恐怕……”巫師道。 “何方神靈?”少華長老道,“請巫師明示。” “不知。”巫師面有慚色,“我只知神靈著青衣,卻看不清容貌。” “是何旨意?”少華長老道。 “神靈示我偈語四句。”巫師一邊說,一邊將寫有偈語的竹簡展開。三位長老聚首看來,只見偈語上如此寫道:赤北青衣,呵呵之羽;彼來我去,解君之憂。 “偈語從何而來?”少華長老追問道。 “神靈送入夢來,夢醒即見此簡。”巫師額頭冒汗如雨,道,“如此怪異之事,本巫師也是未遇。” “意欲何為?” “本巫師百思不得其解。”巫師道,“請三位長老指點迷津。” “莫非是我們不敬神靈,遭此劫難?”左長老少陰道,“想我青丘族人,牢記祖訓(xùn)和神靈的旨意,狩獵十中留七,捕撈絕不涸澤而漁,以使青丘山萬物世代和諧繁衍——我們并不虧欠了萬物,褻瀆了神靈。” “不可猜忌。”少華長老制止了少陰長老的話,道,“既然是神靈所示,必當有所指?巫師,是否想過,此四句偈語與巨魚無故獻身有何關(guān)聯(lián)。世間萬物,造化萬千,絕不會出現(xiàn)無緣無故的怪事。” “我認真想過,”巫師道,“少華長老請看——赤北青衣,呵呵之羽;彼來我去,解君之憂。前兩句是偈語的關(guān)鍵,可是沒一個字與巨魚獻身有關(guān)。況且,巨魚獻身并非你我親眼所見,可能沒有一個青丘族人看到了真實的情況。這就不能排除其他的可能。” “話雖如此。可是與理不通。”少華長老道,“明知有生,為何偏偏選擇獻身;不是一條兩條,而是所有全部——這其中必然隱藏奧秘。” “這或許就是神靈的旨意所在。”少陰長老道,“想必是神靈讓那魚兒知曉,青水河早晚干涸,遲早都是一死。” “這大概就是問題所在。”巫師道,“沒了水,就算是巨魚,也必死無疑。要是沒了青水河,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 “巫師,你是說……”少陰長老不敢再說下去。 “這也未必。想那巨魚,困于潭水之中,無飛魚之術(shù),水干則必死。而我青丘族人,雙腳走四方,青水河干涸,我們尚可以再遷徙它地。”右長老少陽道。 “三位長老見諒,本巫師尚來不及將此事稟告,”巫師道,“之前,本巫師已行巫術(shù),走遍了昆侖山周遭方圓八百里,見到的赤水、洋水、黃河、弱水俱呈現(xiàn)如青水河般干涸的情景。更為奇怪的是,黑水河中擠滿了鱄魚。” “鱄魚?”少華長老驚慌不已,“這可是天下主干旱之物——莫非,人類又將遭受一次大難。只是神靈為何只讓魚兒帶來旨意,而非其他萬物?” “唉,我族數(shù)百年基業(yè),難道將毀于你我之手,”少陽長老合掌,虔誠地道,“心盲神啊,您顯靈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