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想吃啥吃啥,想喝啥喝啥,沒事釣釣魚養(yǎng)養(yǎng)花種種菜下下棋,怡然自得,還有一幫弟子伺候著,閑來無事再調(diào)教調(diào)教幾名弟子,那過的可比在頂級養(yǎng)老院好多了,還是免費的。 就算是掛了,他們的名字和事跡也會刻在后山石壁上,他們的功績,也會流傳于后世子弟的口中。 若是這個長老當不成,若是炎黃峰山門保不了,他們的家也就沒了,擁有的一切,也都成了泡影。 這些半輩子沒下過山的老家伙們,到了世俗又該何去何從? 正因為這樣,他們才會是如此模樣。 就算炎黃峰被當權(quán)者監(jiān)管了,短時間內(nèi)至少不會把他們怎么樣,老老實實的好好聽話,安享晚年的幾率很大。 而另一群五十多歲比較年輕的長老們,他們則是經(jīng)常出入世俗,也 是炎黃峰的少壯派。 當外門弟子的時候命大,熬資歷熬成了內(nèi)門弟子,當內(nèi)門弟子的時候也是命大,熬資歷熬成了十二大弟子,還是命大,最終混成了長老。 在山門之內(nèi),眾多弟子就和親兒子似的孝順他們,而出了山門去了世俗,也有外門弟子隨時策應(yīng)著。 到了世俗,這些人還不是想怎么瑟就怎么瑟。 而這些,都是炎黃峰賦予他們的。 一旦長老之位保不住了,炎黃峰山門又保不住了,他們?nèi)チ耸浪讻]了炎黃峰山門和外門弟子的策應(yīng),他們依舊無法適應(yīng),更重要的是,智先生不會放過他們,除非他們離開華夏,否則無處可藏。 可是離開了華夏去了海外呢,連個身份證都沒有,他們別說適應(yīng)了,天橋都沒的睡。 或許這也是這些長老們的無奈之處吧。 所以不管怎么樣,只能委曲求全,而委屈求全的前兩個字就是委屈,不受委屈,如何知道能不能求全。 而他們當中最為純粹的一個人,那就是楚至道了。 楚至道不稀罕怡然自得的養(yǎng)老生活,更不稀罕世俗之間的燈紅酒綠,他想要的,則是遠超先輩的功績。 如今功績是別想了,千年基業(yè)別敗壞在他手里都算燒高香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