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十二章 登聞鼓-《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2/3)頁

    許顯純挑著大拇指說道。

    “不過我倒是有個招教你,以你的身手適合暗中刺殺,回頭我給你寫封信帶給李都督,讓他找幾個熟悉建奴那邊情況的家奴,給你帶路潛入建奴巢穴。不管是誰,只要能刺殺一個有些身份的,那么李都督就可以給你記功,這樣你有功就可以脫罪,哪怕多殺幾個普通建奴也行,左右他們也都好認,有個五六顆級就足夠。

    老的小的都行.

    挑那些落單的下手,以你的本事弄死他們很容易,只要有建奴人頭就行,這樣李都督臉上也好看。至于文官那里,熊廷弼是遼東巡撫,曹文詔是他親兵,這種事情上不會為難你的,朝廷這邊知道些什么?無非前線怎么報而已,更何況無論你殺的是什么身份,朝廷這邊都是可以拿來傳邸報宣傳的,這種事情官軍都是常干的。”

    他緊接著說道。

    “多謝許僉事,楊某要是能活著從遼東回來,以后少不了報答此恩。”

    楊信說道。

    這也是一個選項。

    他并不準備在明軍展,就是想去立點戰功去堵文官嘴。

    事實上在明軍里面也沒法展。

    這時候大明又不缺能打的,曹文詔叔侄,周遇吉,滿桂,趙率教這些人哪個不能打?渾河之戰的戚家軍不能打還是白桿兵不能打?大明根本不缺能打的,但這些人都沒用,渾河之戰戚家軍和建奴打出的一比一的交換比,這還是戚繼光死了幾十年后已經大幅退步的戚家軍。只要明軍都是這樣水平,建奴只能跪著唱征服,大明根本不需要什么西班牙方陣,莫里斯方陣或者古二爺,只要把幾十年前戚繼光那些原樣復原,最多加上紅夷大炮。

    然后就可以橫推建奴了。

    軍事上可以說大明不存在任何問題,從武器裝備到戰術體系,從將領水平到軍隊構成,統統都沒問題,這時候明軍也是雇傭兵,九邊五十九萬野戰軍全是雇傭兵。

    十八兩銀子年薪。

    而且這只是基本軍餉,在外駐扎作戰更高,在朝鮮期間最高平均每人開支達到三十兩,這時候每年用于九邊的軍餉加起來高達一千多萬兩,甚至崇禎時候軍餉每月三兩以上已經是普遍現象,最高紀錄在孫承宗時候,增兵兩萬一年花近兩百萬,平均每人近百兩。

    但這些終究是沒用的。

    因為這是虛的,就像陳于階說道,這就是扔在這個錢箱里的,實際上全都被從上到下,從文到武,從太監到民間商人給瓜分了,留給士兵的有多少那就真憑良心了。大明不缺精兵猛將,不缺裝備戰術,缺的只是一個能讓這些揮作用的政府,一個能夠讓這一千多萬兩軍餉,五十九萬雇傭軍真正揮作用的政府,就靠著目前這些僅僅因為一個正一品武將不去拜見正三品文官,就憤而一致圍毆的文官們,這大明遲早藥丸。

    所以朝廷內部的改革最關鍵。

    而內部改革的唯一希望,就在天啟和九千歲這對組合,所以楊信真正的展方向還是加入光榮的閹黨行列。雖然閹黨也不是好東西,閹黨和東林黨的區別無非就是利益集團的不同,前者是土地士紳后者是工商業士紳,但本質上都是吃人的餓狼。而他們的斗爭核心,也僅僅是向誰收稅而已,國家財政不足舊的稅收體系不夠用,必須尋找新的收入來源……

    那把手伸向誰呢?

    閹黨想把手伸向工商業士紳,繼續維持土地士紳的特權。

    東林黨說你們偷稅漏稅,隱田,詭寄,飛灑,才是財政不足的關鍵,憑什么要我們給你們補缺口當冤大頭,我們也要不交稅。

    都是一丘之貉。

    但是,前者的核心在北方。

    而這個帝國將面對一場席卷幾乎全國的大旱。

    而后者的核心控制區在南方,在這個帝國最富庶,同樣也是災害承受力最強的省份,閹黨的目的不論是為了誰,其結果最終恰好是這個帝國面對這場天災時候最合理的做法。對最富庶的省份下手,維持最貧困的省份稅收不變甚至救濟,把國家增加的負擔轉到那些正源源不斷從海外吸納白銀的人,而不是對那些已經在饑荒中的人敲骨吸髓。說閹黨救國的確夸張了,閹黨和東林黨都是一丘之貉,但他們的原則的確對國家有利。

    楊信默默望著對面的承天門,然后他的視野中出現了一個熟悉的面孔……

    “他們還真不給皇長孫面子啊!”

    他感嘆道。

    那是左光斗。

    不僅僅是左光斗,還有十幾個青袍官員,其中包括依然凄慘的劉御史。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威市| 林周县| 庆云县| 鲁甸县| 靖远县| 乌拉特中旗| 宁晋县| 淮安市| 永和县| 鲜城| 盐山县| 云梦县| 阿合奇县| 永德县| 巴彦淖尔市| 天气| 澜沧| 宁化县| 永寿县| 巍山| 乌海市| 平定县| 青河县| 阳春市| 长乐市| 辉南县| 新闻| 宁河县| 大竹县| 崇礼县| 宽城| 修水县| 门头沟区| 玉门市| 沭阳县| 临沭县| 阜宁县| 获嘉县| 利津县| 信阳市| 会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