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孔胤植說道。 “那當然是客隨主便了!” 楊信笑著說。 小丫鬟們迅速擺上酒菜。 楊信很不客氣地扯過一個美婢,后者嬌俏地一笑,直接坐在了他身邊,另一個則坐在了孔胤植身邊,熱好的美酒滿上,俏佳人端到嘴邊,楊信很滿意地對著孔胤植一笑…… “對寰兄想知道我等一行來此的真實目的嗎?” 他說道。 “請楊兄賜教!” 孔胤植說道。 “這個,我不方便說呀!” 楊信說道。 孔胤植毫不猶豫地掏出一沓銀票,然后直接推到了他手邊。 “這,這就方便了!” 楊信心滿意足地說道。 “不過在這之前我得先給你講個故事。” 然后他用詭異的目光看了看孔胤植說道。 “其實也不能算故事,只是陛下聽到的一些關于泰西諸國的事情,至于陛下從哪里聽到的,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話說那泰西諸國皆信雅威,就像我大明上下都信孔夫子一般,故此主持祭祀雅威的祭司最受尊崇,甚至一個皇帝還把一塊土地送給其祭司之首,后者由那些大祭司選出稱為教宗。 就像大明皇帝也把這曲阜封給衍圣公一樣。 同樣在這些國家的每一座城市,甚至每一個鄉村,統統都有屬于教宗并由他派遣祭司主持的祠堂。 就像我們的文廟一樣。 而且這些祭司還有權收稅,所有人的收入十分之一給祠堂。 正是因為這種信仰,教宗和他控制的祭司體系,最終逐漸控制所有國家,所有國家都必須按照他們說的做,他們就是法律,甚至所有君主的繼承,必須由教會派祭司加冕,否則就是僭號,臣民可以不再服從他的權力,因為他的權力沒有得到雅威,或者說沒有得到教宗認可。對于那些敢于不聽話的君主,則施以罰絕之刑,也就是說這個君主不再受雅威庇護,不但不再有統治臣民的權力,甚至沒有在所有信奉雅威的國家立足的權力,任何人都可以殺死他,任何諸侯都可以取代他,任何敵國都可以搶奪他的土地。 除非他能夠得到教宗赦免。 一個泰西最大帝國的皇帝,因為對教宗不敬,最終被施以罰絕,走投無路之下為了求得饒恕,帶著他的皇后,在這樣的冬天,赤著腳,在風雪中登上高山,跪在教宗門前三天三夜才換來赦免。 那么對寰兄覺得,這個故事是不是很精彩?” 他陰森森地說。 對面的孔胤植冷汗已經冒出來了,盡管房間里爐火烘烤恍如春天,他卻在那里哆哆嗦嗦恍如站在冰天雪地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