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進攻!” 終于等到命令的李錦,斧槍揮舞發出亢奮的吼聲。 緊接著他沖向前方。 在他身后此前一直默默承受子彈和炮彈的長矛手,同樣發出亢奮的吼聲,在那些軍官帶領下,邁著整齊的步伐,高舉著他們的長矛向前,硝煙彌漫的天空中無數長矛組成了一片恐怖的密林,伴隨他們的腳步向前緩慢移動著,而在他們對面子彈依舊不斷飛來…… 常安軍的中軍。 常安軍排的可是三線陣。 潰敗的只是前鋒,也就是最前面的一個臨時團,但后面還有構成陣型核心的另外兩個臨時團,這種陣型還是很科學的,實際上目前歐洲的將軍們,沒有哪個敢把他們的軍隊都投入一線,都是布置幾條戰線。而荷蘭人的標準就是他們號稱的復活羅馬三線陣,一線不是核心,二線的中軍陣型才是核心。 此刻這種布置暫時挽救了他們,當前鋒陣型崩潰后,中軍陣型開始真正迎戰蕩寇軍。 “穩住,穩住,平定江南,回家分田!” 李錦繼續鼓舞著士氣。 子彈依然在他身旁不斷呼嘯而過,身后密集排列的長矛陣型中,不斷有人中彈倒下,但其他人雙手舉著長矛,默默繞過他們的身體,繼續向著對面敵人以整齊的隊形前進,很快越過了原本常安軍前鋒的位置。這時候因為距離的拉近,對面射來的子彈更加精準,但李錦仿佛有什么在保佑般,盡管已經成為最醒目的目標,但子彈卻沒有一顆擊中他…… 實際上連那些正在前進的長矛手都沒多少人中彈。 這種靠信仰的鬼東西能有屁精度,再說火繩槍射擊不是燧發槍,因為都帶著燃燒的火繩,為了避免引燃別人的火藥,另外也是為了給這種十幾斤重的龐大火槍留出足夠操作空間,基本上都得間隔一米。 一個營級攻擊面,一輪射擊打中幾十個就很美好。 而長矛兵全是重甲,兩毫米表面滲碳鍛鐵,對于火繩槍子彈本來就多多少少有一定的抵抗力。 而且長矛兵進攻的也是長矛兵。 火繩槍是從兩翼射擊,本身就是有一定距離,真正有威脅的就是長矛兵前方那些散兵性質的火槍手,但他們的數量有限。 在不斷承受的死亡中,蕩寇軍終于到達他們的目的地。 對面所有火槍手打完最后一輪子彈,以最快速度撤到長矛兵中間,就在同時兩邊長矛手的長矛端平,一手托前一手壓后,密密麻麻的兩片長矛林就這樣放倒隔著近十米開始互相靠近,然后就像兩個相對插入的刷子般,一根根擠進了對方長矛林。那些吐口唾沫幾乎都能夠到的兩軍士兵們,在這樣的距離用手中長矛亂糟糟的互相刺著對手的臉。 而那些跟隨的原本火槍兵們,迅速拔出他們的匕首,斧頭,短刀,甚至還有人拿三棱錐的,就像是潛伏草叢下的猛獸般,弓著腰甚至干脆手足并用爬行向前…… 李錦就在其中。 他的斧槍更多是指揮官的象征,但實際上這樣的交戰沒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