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沒有然后了。 仗打成這樣,張名振也無顏見江東父老了。 讓他弟弟護送商周祚等人離開,就是讓他逃生的,而他則準備帶領這支軍團在這里戰斗到最后,也算對得起江南士紳了。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看著前方洶涌而來的前部下們,他一臉豪邁地慨然長嘆。 這時候他的近衛軍已經開始向這些倒戈的士兵開火,甚至腳下炮堡里面的萬斤巨炮的炮口也開始下壓,不過它們沒什么用,因為這些巨炮設計中就沒考慮過向雨花臺腳下射擊,甚至它們連炮位都是固定在鋼筋水泥和鑄鐵的底座。倒是第二重炮位那些十八斤炮效果明顯,呼嘯著落在倒戈士兵中的炮彈不斷帶起一片片血肉飛濺。 而在他身旁是那些輕型野戰炮,在女墻的保護中同樣不斷向下射擊。 但同樣也在承受著炮彈的轟擊…… 來自城墻的炮彈,聚寶門一個個沙袋堆起的炮堡內,那些十八斤重炮不斷將炮彈射向這邊,哪怕距離遠沒什么威力,但依靠著重量仍舊足以擊毀他前面的女墻。但最狠的還是臼炮開花彈,這些臼炮隱藏在南京城墻后,依靠著高拋彈道同樣能輕松打到雨花臺,甚至因為引信設定問題,不少炮彈直接在他們頭頂就炸開。 雙方之間的戰斗迅速變得激烈。 但依靠著數量優勢,再加部分炮兵的倒戈,倒戈的大同軍依然迅速淹沒了最下面的九斤炮陣地,在短暫的冷兵器廝殺,解決了少數抵抗的士兵后,迅速在那些壕溝連接的下沉式炮位調轉炮口,向著頭頂的堡壘轟擊,甚至有些英勇地直接向沖擊,不過緊接著就被面的密集火力打倒。 不過這里并不是他們主要的進攻方向。 雨花臺的重炮都在正面,兩側和后方沒有,而且也不可能調轉向其他方向攻擊,熟悉這一切的倒戈士兵們,當然不會傻到沖擊正面那座堅固的堡壘,絕大多數士兵都直接分向兩旁,準備從兩側甚至后方進攻。 尤其是后方。 那里是整個雨花臺堡壘群的后門,一條大路從那里直通溧水。 不過這些士兵的進軍并不順利,因為后面還有一些不甘心失敗的大同軍將領,正帶著親信在和那些倒戈士兵混戰。 當然,主要是為了逃跑。 整個雨花臺周圍實際已經打得亂了,畢竟這也是十萬大軍,而這一切又發生的太快,甚至還有部分大同軍士兵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么,而且還有不少既不想倒戈也不想戰斗的在逃跑。雨花臺最忠心的大同軍堅守陣地阻擋倒戈士兵的進攻,外圍一片混亂中那些試圖挽回敗局的大同軍將領,帶著少量親信和原本的部下混戰,還有純粹是在逃跑的。 可以說南京城外這片冬日的曠野到處都是廝殺,到處都是彌漫的硝煙。 雨花臺就像一座洶涌波濤中的孤島,在彌漫的硝煙中漂浮著,在喊殺聲中搖晃著,真正的搖晃,那些萬斤巨炮的每一次開火,都能讓這座小山頭發生輕微的顫動,更別說還有不停落下的開花彈。 “親兵營,跟我來!” 看著正在從兩旁分開的倒戈士兵,張名振舉起刀大吼一聲,然而下一秒他就看到了天空中一個緩緩飄來的熱氣球…… (今天兩章)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