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短暫而漫長的歲月總是在不經意間流逝,張少平和張少安在縣一中讀書已有一載,這不學校剛一放假,倆兄弟便收拾好了行囊準備離校返鄉,離別一年的家鄉張家村也不知道變成什么樣了?這讓他們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期待,安雨然知道學校放假之后,所有同學都會各奔東西,她有些不舍,她不舍張少平那么快就要離開她,雖然只是短暫的兩個月假期,可是她卻感覺像是生離死別一樣。 她將張少平叫到了一旁,從自己的書包里拿出了幾本書,將這幾本書遞給了張少平,讓他放假時也別耽擱看書,少平接過了書就將書放到了行囊之中,安雨然不時地往行囊里看了看,笑著對少平說道:“張少平,你一定要記得看我拿給你的書,一定要記得?!? “會的,我會看的”,張少平笑著回應說道。 說完之后,張少平匆匆和安雨然道了一聲別便拿起了行囊陪同自己的弟弟少安一同往客車站走去。 少平和少安滿懷激情來到了客車站,在客車站售票處買了倆張去騎龍鎮的車票,帶著行囊上車之后,哥倆望著車窗外這個生活了一年的縣城,心里多了些依戀與不舍,對于張少平來說,這里有著他最無法忘卻的記憶和自己的心上人。 他知道自己來自農村,配不上那個美麗動人的雨然,但是他心里只盼著能時時刻刻和她在一起,哪怕是說一句話,看同一本書,就感覺很高興,他用手撫摸了一下行囊,因為行囊里有安雨然給他的幾本書,這些書在別人眼里興許一文不值,但是對于他來說卻是濃濃的深情與關心。 從縣城到他們村約摸著有五十公里路。這條路連接著通往省城的國道,因此公路上的汽車還是比較繁多的。 客車剛從出縣城出來時,瀝青公路比較寬闊,走著走著就越走越窄。約摸到了十公里時,瀝青公路完全消失了。兩旁夾峙的深溝,剛剛能擺下一條公路。接著,便到了分水嶺。壁立的山脈陡然間堵住了南北通道。在以前,公路只好委屈地從這里盤山而上,才能伸到山那面。前幾年在一個山腰里捅開了一個豁口,才把公路從山頂降到了半山腰。不過,山兩邊公路的坡度還是很長很陡的。這里汽車事故也最多,公路邊的排水溝里,常常能看見翻倒的車輛,因此客車司機為了安全總是會減速慢行、規范行車。 沒多久,客車緩緩駛進了騎龍鎮客車站,張少平和張少安拿起行囊從客車站走了出來,騎龍鎮這一年的變化也是非常顯著的,原本狹窄的街道也都被翻修一新,街道上也散發著一股子瀝青味兒,街道倆旁有秩序地擺滿了各種地攤和店面,少平和少安走在街道上都快有些不認識這個曾經呆了六年小學的騎龍鎮。 倆兄弟一路上有說有笑的走過了一段石子路,再蹚過天水河,一直走到了鷹山,鷹山山腳依然響天動地燒著磚窯,少平和少安繼續前行沒多久便到了張家村,村口多了一塊像模像樣的牌子,牌子上方掛著幾個閃得發亮的大字“張家村”,村子里也變了模樣,一座座小平房呈現在張少平和張少安眼中,他們有些不可思議,這還是他們的張家村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