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精彩世界,奇妙人生-《風吹春又生》
第(2/3)頁
久而久之,張少安對賺錢的事兒上了心,他找出了近幾年或者近十年有關于經濟學的報刊,仔細地閱讀之后總結出屬于自己的一套理論,這也是他從學者漸漸轉變為研究者的過程。
張少安從其中明白了許多道理,這其中就包括:人一生下來就必須面對這樣一個現實,資源是有限的,欲望卻是無盡的,有限的資源總是無法滿足無盡的欲望。這就是昆曼自己總結的十大經濟學原理中的第一個:人們面臨權衡取舍。
比如一塊錢投資到沿海地區可能會掙到8角錢,投資到西部地區可能只掙得到1角錢,那么,給哪里撥款呢?撥給沿海地區體現了效率,卻放棄了平等;撥給西部地區體現了公平,卻放棄了效率。到底是要重效率還是要重平等呢?
取舍哪一個?如何權衡?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所應遵循的策略原則只有一條:趨利避害,選擇對自己、對集體、對國家利益最大化的結果。
古人有句成語叫“過猶不及”,從經濟學家的角度來說,這其實反應了一個重要的經濟學原理邊際效應。什么叫邊際效應呢?
用簡單的例子可以說明這個概念:比如你肚子很餓了,但你只有錢可以買5個饅頭吃。這個時候,第一個饅頭的邊際效益最大,因為此時你最餓,最需要吃東西,所以即使讓你多花一點錢你也愿意買;第二個饅頭的邊際效益就遞減了,因為已經有1個饅頭進肚了,你的感覺就不是那么餓了。第五個的邊際效益最小,因為這個時候你幾乎已經快飽了,饅頭如果賣的貴的話,你一定不會買了。
我們的行為,看似是自已的決定,其實和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如果做一件事情的成本增加了,我們就會減少這種行為,反過來,如果做一件事情的利益增加了,我們就會更愿意去做。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已經是每個芊芊學子的座右銘,張少安也一樣將這句話時時刻刻銘記在心,他深刻知道說與做之間的差距,書本上獲得的知識無論有多廣博,只要不去實踐,那一切都是紙上談兵。
張少安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學業,想了一個一石二鳥的好主意,他準備在校外租一個小店面搞一些副業,為此他調查了校園里很多學生的需求。
當他得到了校園里學生的需要時,他便游走于各大批發市場,尋找廉價的貨源,當然,這一切都是在保質保量的條件下開展的,畢竟買賣最講究的就是誠信為本,做買賣的一旦失信于人,那一切都將會寸步難行。
起初,張少安在售賣方面找不到方式方法,不過這一點并沒有阻礙他,他繼續嘗試,不久之后就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張少安的哥哥張少平除了上課時間,業余時間基本用來閱讀更多的書籍和去省城三小當輔導員,原本輟學的陶靜因為張少平的援助得到了暫時的解決,不過這些都并非長久之計,畢竟少平的學費和生活費來源還是家里給的,雖然當業余輔導員也有一些工資補足,但是那些錢在省城來說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
后來,黨和國家為了解決下崗員工的生計問題,頒布了一些好政策,比如:稅收減免政策,下崗職工從事社區居民服務業,符合規定免稅項目范圍的(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列項目),在規定期限內給予免征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等項稅收優惠政策。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旺苍县|
恩平市|
静海县|
略阳县|
建瓯市|
铜川市|
山阴县|
潼南县|
仁怀市|
迁安市|
平潭县|
桃源县|
永兴县|
仁化县|
左贡县|
乌什县|
房产|
绥滨县|
丰城市|
平舆县|
内江市|
郁南县|
铅山县|
赤壁市|
六安市|
塘沽区|
犍为县|
玉环县|
司法|
八宿县|
定南县|
木里|
同心县|
秭归县|
历史|
渑池县|
鄯善县|
卢湾区|
霞浦县|
盈江县|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