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再然后,這塊狗皮膏藥,都尉大人就怎么也甩不掉了。 直到后來,漸漸的,朝中就有小道消息傳出,說三王爺拉攏了文臣,不知意欲為何。 對于這種流言蜚語,容棱并不關切,但卻終究,招了某些人的忌憚。 不過半年,邊境有亂。 容棱再次掛印上陣,前往增援。 而這次一去,便是一年。 再回來時,孫奇已不見了。 下人稟報,容棱才知自己走后不久,孫奇便被排進了大理寺。 孫奇這人也是爭氣,一個小小的大理寺輔卿,原本毫無立功的可能,他卻因在一樁大案中,找到極重要的線索,一躍成為京中紅人,連皇上都在朝上夸了一句,孺子才也。 按理說,立了功,該有嘉獎。 是的,的確有嘉獎,嘉獎就是,升官! 由原本的五品大理寺輔卿,升成了三品古庸府府尹,即刻上任,不得有誤! 五品升三品,明著的確是升了,但這京官和地方官,哪里能夠一樣? 這分明是明升暗降,自此,孫奇在古庸府,便再無出頭之日。 容棱對這孫奇并未有太多關注,但從下屬的言語中,容棱不難分辨出,是因為自己在邊境作戰,連連告捷,大勝而歸,這孫奇,才倒了大霉。 京中但凡有點心眼的,都“知”孫奇是容棱門下之人,在容棱回京之前,將這有前途的助力孫奇支走,無疑,是某些人斬草除根的一種手段。 而這某些人是誰,容棱不需猜想,便已知道。 到底算是自己害了孫奇,此后,容棱便給孫奇寫過一封信,算是慰問。 這封信寥寥數筆,容棱并未說太多,實際上,他與孫奇并不捻熟,幾句話已經算多了。 但自此之后,事情,便超出了容棱的預想,一發不可收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