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還是以一種極為詭異的方式,炸碎。 一想到初見那滿屋子尸塊時的場景,柳蔚便眼神發深,當時,吳心嵐的手被懸掛在墻上正中,吳心嵐手上,有一枚紅痣,恰好與柳蔚手心的吻合。 而整間屋子,看似被轟炸過,但尸塊掉落的位置,卻暗藏八卦,但凡進來之人,皆受陣眼蠱惑,頭腦不清,且易感內惡。現在卻知,鋪設如此局面之人,便是眼前這看似楚楚可憐,實則心狠手辣的金瞳之人。 當初,此人還換做男裝扮相,且易容成容棱一暗衛之容,只可惜,容貌能改,這雙金瞳,得天獨厚,卻是一眼便讓人認出。 柳蔚當初便沒見過這金瞳人,但按照小黎與黃臨的描述,曾畫過素描,其中眼睛部位因為兩個小孩記得尤為深刻,因此柳蔚也畫的尤為細致,且鐫刻在心。 上次衙門停尸房內,柳蔚一眼瞧見紀槿,便幾乎認出,只可惜紀槿跑得太快,等到再想追時,已經無力追捕。 今日卻是紀槿自己找上門來,如此看,陳年舊案,也該順道清清了。 而一提起吳心嵐那起案子,紀槿也漸漸回憶起來,紀槿原本想說,讓柳蔚不用謝自己,自己只是替天行道,路見不平,順道也想為柳蔚留一些線索,助柳蔚歸家,才多管這一遭閑事。 但看柳蔚表情冷峻,言辭間也萬沒有要道謝的意思,甚至用上了“殺人償命”這等字眼,紀槿便機敏的止住了脫口而出的謙虛,轉了轉眼珠,改口道:“她不是,手染人命嗎?” 吳心嵐為守住那黃覺楊,將親生妹妹的兒子偷偷抱走,佯裝自己所生,送入黃府,又在多年后,妹妹投靠自己而來時,惟怕其搶回兒子,將妹妹親手殺害,且將其人頭砍掉,鬧至整個建陽府沸沸揚揚,人心惶惶。 那樁無頭女尸案,鬧了甚久,其中還牽扯了諸多勢力,紀槿覺得,自己讓那罪魁禍首去見了閻羅王,只是助了朝廷一把,也算是為死者報了仇。 紀槿并不覺得自己做錯了,若說殺人償命,那吳心嵐不就是在為其妹妹償命嗎。 紀槿的觀念很直白。 紀槿問完后,就噙著一雙眸子,盯著柳蔚,以表示自己的無辜嚶嚶嚶。 柳蔚卻凝起眉,面不善的道:“法有法道,律有律規,你一非府臺,二非閣老,三非皇帝,你有什么資格,評判別人的死活,評判別人的罪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