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柳蔚不知云織夢心中所想,卻道:“我身上這個點,比你的早。” 柳蔚如此說著,冷嗤一聲:“起初,我還當(dāng)是我與那些燈籠呆久了,沾了上頭的陳年腐氣,直到見了你,才知,原來這是有人故意施為,說來,那鐘自羽也算是盡職,殺個人,還要先踩點,在人身上點了標(biāo)記,如此做法,倒是讓我好奇,莫非,他以前還殺錯過人?” 這本是隨意一言,卻讓云織夢閃了閃眼,復(fù)而,云織夢又極快的避開視線,問:“你便是因為這氣味,斷定兇手身份?” 云織夢還是對柳蔚一語道破鐘自羽身份之事耿耿于懷,究竟,柳蔚是如何發(fā)現(xiàn)的? 分明,柳蔚并無線索。 衙門里那些尸體殘留,柳蔚解析來解析去,整日忙忙碌碌,卻成效愁人的搜索到極少。 這也不奇怪,畢竟只是些殘渣,別說全尸了,連快尸肉都沒有,這若是換了旁人,只怕千年百年也別想有任何發(fā)現(xiàn)。 但柳蔚不止發(fā)現(xiàn),還能制出一份嚴謹無雙的文書策論,云織夢是覺得柳蔚能力斐然,但盡管如此,云織夢知道,柳蔚是的確沒有確切證據(jù)能證明此事與鐘自羽有關(guān)。 甚至,連嫌犯都算不上。 云織夢不懂,問出來后,卻又覺得不妥,自己這番追問,是否更顯得心虛?這會不會,是這柳蔚故意說來,轉(zhuǎn)成炸自己第一反應(yīng)的? 柳蔚此人看似溫和,實則狡詐,云織夢想到資料里所示那些種種,不覺越發(fā)謹慎。 柳蔚眼下已經(jīng)確定鐘自羽身份,倒是不存在炸的問題,只是從云織夢的反應(yīng),柳蔚也的確更加確定,自己猜測的方向沒有錯。 其實,要單從氣味,判定一個人是否是兇手,的確過分兒戲,柳蔚一開始說出時,心下也有三分忐忑。 說直白些,柳蔚的確拿不出實質(zhì)的證據(jù),證明此事就是鐘自羽所為。 不管是小黎受傷,還是人皮燈籠案,在沒有人證物證的情況下,就算有了嫌犯,也是罪名不成立。 推理,在這個世道沒說服力。 柳蔚承認,剛開始說出時,自己是帶著十分的怒氣,說出自己最為懷疑那人的名字時,心下也只有痛恨與惱怒,可待當(dāng)真將那人納入懷疑范疇,再接連回憶之前的種種,柳蔚越發(fā)肯定,或許弄巧成拙,自己當(dāng)真找到了兇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