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個時候,很多人便把主意打到了太后那兒,多少諫言都往太后那兒遞,就是希望太后能站出來,表達立場,堅決抵制四皇子登基。 可太后管這些嗎?太后什么都不管! 她又沒兒子,這皇帝位置她搶到又有什么用?替誰搶? 而且當時的情況本就十分復雜,首先,原本先帝是立了太子的,太子是早逝的嫡皇后所出,當時先帝病重垂危時,太子突然在宮外為盜匪所殺,死在了先帝前頭。 而后,先帝也走了。 在先帝死后,先帝座前大太監戚衛,則端出了一則詔書,聲稱先帝心中,除開太子為第一繼承順位,第二個中意的人選,并非是與太子同父同母的二皇子容時,而是當時的四皇子容禹,也就是如今的圣上。 詔書也有了,先帝也死了,這事誰能說得清楚?誰都說不清楚,那怎么解決?那就誰的拳頭硬,誰做主唄。 奪嫡之戰中,四皇子略勝一籌,二皇子成了過去,太后則作壁上觀,還是那句話,誰登基和她都沒關系。 四皇子登基,太后公事公辦的一應配合,沒有搗亂,其后,她的太后之尊便定下了,甚至皇上竟然未為其生母,當時的貴妃娘娘,現在的太妃娘娘爭取一下,直接就把那至高之位,給了太后。 太后當時大抵也是驚訝的,她或許想到了什么,也或許什么都沒想,總之,這幾十年,她的太后之位,一直安安穩穩,與皇上不近不遠的,也一直和和睦睦。 說來,這位太后實在是位難得的明白人,知曉自個兒與后宮中,身份不上不下,不倫不類,明明是正統后位,卻又與皇上隔了一層,便樂得悠閑,萬事不管,只呆在自個兒宮里,遇見看的順眼的小公主小皇子,就領到身邊養養,遇不到,便頤養天年,安樂度日,倒是比宮中絕大部分人過得都要舒坦。 可元太后雖不爭不搶,卻總有人惦記著她的位置。 太妃娘娘一直都是想要那個后位的。 而太后娘娘早年甚至表態過,愿意讓賢,因到底親疏有別,她也不想因為此事,惹得皇上不悅。 到底現在這天下,做主的還是這個與她沒有一點血緣關系的皇上。 但奈何,皇上竟會不準奏,死不松口的就要她坐太后之位,甚至太后提出雙太后之法,都被其拒絕。 如此一來,太妃能樂意?人家太后都沒說什么,你是我兒子,你卻這態度,你什么意思? 如此,太妃被逼出宮入寺了,間接的算,就是與皇上冷戰了。 這一冷戰,就是多少年,皇上到如今也未給親母太妃一個正經的名分。 太妃寧愿呆在觀緣寺,也不多回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