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紅家村以前是叫洪家村,但當年的村長認字不多,在縣城登記時,把洪寫成了“紅”,后來要改回來手續太多,大家就一直叫紅家村了,再然后有村人去外地帶回來一種紅色的變種月季花,在這邊的花田竟然開的極好,紅家村也就逐漸名副其實。 村長洪陽是村子里唯一與外界接觸最多的人,因為整個村子都偷稅漏稅,所以村人就過得特別低調,但村子里的糧食,物產總要拿出去變賣,偶爾也要從外面買一些家用物品添置,因此,但凡是有什么與外界聯系的事,村子里的人都會來找他們功能齊全的村長。 村長也很樂意給村民辦事兒,都是街坊鄰居,大家其實是一家人。 這邊徐大娘帶著小黎到了洪村長家門口,洪村長聽了描述,知道這是別的村迷路過來的小孩,就笑哈哈的表示,這就帶他出山。 小黎很感激,但又說,不用麻煩村長相送,指個路他自己走就成。 可山里人別的優點沒有,就是淳樸,熱情,紅家村平時也沒什么外來客,過得跟歸隱似的。這會兒乍一看到這么一個需要幫助的小孩,立刻就來勁了,村長咋咋呼呼,牙都沒刷完就漱了口牽著屋后頭的大牛,把小孩往牛背上趕。 小黎懵頭懵腦的上了牛背,像個牧童似的跨坐在那兒,特別不好意思。 村長又看他小臉臟兮兮的,想他這一路肯定受苦了,又從家里拿了兩個白面饅頭,全塞孩子懷里。 小黎抱著暖暖的饅頭,眼淚都快出來了,喊道:“爺爺,您真好!” “哈哈。”洪村長爽朗的大笑一聲,牽著牛就往外走。 他走的時候,正好別家也陸陸續續起來人了,大家出來院子里洗漱時,就看到村長帶著一個陌生的小孩牽著牛要出去,就好奇的問。 每有人問一回,洪村長就回答一回,這一路走走停停,光出村就走了一刻鐘。 出了村口,他們沒沿著正道兒走,而是上了旁邊的山道,小黎原本還擔心這老黃牛能不能爬山,正想說自己還是下來自己走時,那老黃牛已經蹭蹭的上了山坡,動作比洪村長還利索。 小黎一下眼睛就直了,盯著老黃牛非常佩服。 洪村長見了就又笑:“怎么,是不是沒見過會登山的牛?” 小黎立馬點頭。 洪村長又問:“你們黑水村的牛都不爬山啊?” 小黎搖頭,李玉兒家雖然沒有牛,但別人家有,他見過,所以知道:“黑水村的牛只會耕田,但也會下水。” 洪村長又一陣哈哈:“我們家老黃以前也不會爬山,后來還是讓他白叔給教會的,沒辦法,要出村只能這么走,帶的東西多了,肯定得趕牛,自己爬山多遭罪。” 小黎聽到那個“白”字就反應了一下,然后問:“是那位白爺爺嗎?” 洪村長上下打量他一圈兒,道:“按你的年紀,喊太爺爺差不多。”隨后又狐疑:“你還知道我們村有個白爺爺?” 小黎點頭:“知道啊。” 洪村長詫然:“我們村白叔快五年沒回來過了,你怎么知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