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難不成我也是肉食動物?”他心中如此猜想著,但卻并不太確定。 至少,他就算餓到了極點,對眼前這頭鳥盤目恐龍依舊沒有半點食欲。 鳥盤目恐龍醒來之后,便和林飛一道去和小河邊飲水。 就這樣,一只恐龍和一個小孩和睦地相處在了一起,成了形影不離的伙伴。 鳥盤目恐龍很警惕,也有豐富的生存經驗,懂得如何趨利避害,這給林飛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而林飛也在一同生活的過程中,逐漸分辨出了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多是一些奇特的果實、植物的根莖,每次吃到都會令他感動得想哭——這可比平時吃的東西好太多了。 除此之外,一些貝殼類的軟體動物,雖然口感極其詭異,但也比葉子容易接受多了。 林飛將小孩子的活潑好動展現得淋漓盡致,像個靈活的猴子一樣“嗖嗖”往樹上爬,想要摘上面的果實。鳥盤目恐龍睨了他一眼,隨后脖子稍微一伸,極其輕松地就將整個樹冠都“咔擦”一聲扯斷了,果實也全扔到了地上。 林飛傻眼了,隨后一拍小腦瓜,突然想到自己有個很了不起的幫手??! 于是他美滋滋地從樹上滑下來,費力在石頭上將果殼砸開,美美地痛飲了一頓果汁,并且將果肉掏了個一干二凈。 鳥盤目恐龍曾經問過林飛,就是他跟著自己干什么。 林飛說他也不知道,但總感覺跟著鳥盤目恐龍會更安全一些。另外就像鳥盤目恐龍想要找到自己的同族和孩子一般,林飛也想找到自己的同類。 一想到獨自在這片危險的天地活下去,一個小孩子又怎能不感到恐懼? 鳥盤目恐龍聽了他的話,沉默了,不再嘶鳴回應。 林飛心想,它應該是懂的。 關于孤獨這種東西。 鳥盤目的智力很低下,甚至往往表達的意思都簡單到了極點。若非林飛的特殊之處,兩者斷然無法交流。 如果說邊境牧羊犬相當于人類6-8歲孩童的智商,那么撇去生物的生存天性和經驗不談,這只鳥盤目恐龍可能只有四歲孩童的智商。 這還是林飛給出的“友情分數”。 要它尋找起自己的族群和孩子來,簡直就像是無頭蒼蠅一般,讓人半點沒有頭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