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黑澤瘞域 第四十二章 龍眼葬-《圖符志》
第(3/3)頁
,且爾之言未免言過其實,聳人聽聞。
但礙于情面,也不好發作,畢竟這屬下是忠言逆耳,為其好處著想,勸其規避災禍,實乃仁義之舉。
便當下連聲稱謝,攜屬下回城尋得城中極負盛名之酒樓酣飲,不醉無歸。
事后幾日,這無名氏越想越是惦念重修生母墳葬之事,當年草草掩埋,又挾一身臭汗如喪家之犬般逃回宮內之事,實乃此生一大憾事,如鯁在喉,不動不快。
雖無意中將生母葬于一處風水極佳之龍脈寶地,但厚葬生母之心愿始終難平,且對那屬下所言不敢茍同,雖知其意為善,但也料想沒那般嚴重,實是危言聳聽矣。
當下心中躁動不安,如有蟲蟻爬噬,煩亂不堪。
便差了幾人,夾帶香火、工具,行至生母墳前,焚香祭拜,告慰亡魂。
此時,差人去挑選的工匠、皿料等已一應俱全,悉數運至墓前,便向一干人等言明諸般事宜,方命眾人開始挪墳重修。
未曾想,待墳包刨開后,那棺木不僅如初鋸時新鮮,且已生根發芽,長出綠葉白花。
那棺木所生之綠葉青翠欲滴,綻放之白花嬌嫩圣潔,實乃吉物天降之異相。
連在場仆人、工匠皆驚呼失色,跪倒在地,知曉此乃世間少有之異相,既然見之,不可不虔誠跪拜,否則會有不祥之兆降身。
古人皆信奉迷信,誰不愛惜美好之命,偏要惹禍上身?
所以,眾人皆苦勸這無名氏切不可再繼續妄動,否則怕遭天譴。
只說話間,那青翠、鮮艷之花朵、綠葉,連同那茁壯根莖,全都見風而糜,迅速枯萎,不復再有初開墳土時之生機。
這無名氏見此情景,早已駭得腦中崩亂,雙眼僵直,手腳麻木,耳中如雷音轟鳴,悔不該不聽那屬下當初之奉勸,如今勢成這騎虎難下之局,可是如何是好?
雖他亦精通風水,熟讀風水典籍、卷藏,但畢竟僅限理論,務實之事幾無經驗可談。
且其深知己身所學,過于迂腐,比不得那屬下圓滑、流轉,此風水、陰陽一事,若不能通透、靈活,必僵化不堪。于是心中發誓,以后必活學活用,精研通徹。
但此時其已心亂如麻,冷汗直流,委實如熱鍋上之爬蟻,毫無章法可言。
只好硬著頭皮速速差人去將那屬下請來。
那屬下聽人言說,痛心疾首,疾行而來,連呼惋惜,稱此乃倒行逆施,大逆不道,有違風水氣運之舉,說到痛心處連跺數腳,委實心疼不已。
這無名氏“撲通”一聲對這屬下跪拜在地,早已毫無上司屬下之別,痛哭流涕,任那屬下如何拉拽、勸說,俱是不起,言稱:
“吾實乃罪該萬死,難以一償罪罰。
只可惜吾那苦命母親,方要享受陰間薄福,便被吾這不孝之兒給破了風水,自己仕途俸祿皆不可惜,唯獨懷愧于母,求仁兄定要想出破解補救之法,讓吾一生凄苦之老母能多享幾年陰福足矣。”
又言說自己身為宦官,已無子嗣之望,即便辭官告老,隱居深山,了卻殘生已是蒙你大恩大德,云云。
這屬下無奈,只好溫言相勸,道:“尚有補救之法,望速速起來,當如此眾多庶民之面,成何體統?”
這無名氏聽言補救有望,才自掩面而起,急問破解之法。
那屬下緊皺眉頭,沉吟良久,方言道,先命人將運來之皿料著匠人修繕了墳墓,再從長計議。
(本章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沟县|
潞城市|
合江县|
乳源|
秦安县|
浦县|
宁都县|
新昌县|
全州县|
灵武市|
安图县|
无为县|
当涂县|
庆云县|
安多县|
西盟|
得荣县|
永春县|
德昌县|
合作市|
祁门县|
宁海县|
亳州市|
资溪县|
平顶山市|
垫江县|
盐城市|
德惠市|
万山特区|
彭泽县|
社旗县|
九龙城区|
大丰市|
外汇|
武鸣县|
涟水县|
驻马店市|
固始县|
雷州市|
馆陶县|
六枝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