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卷 黑澤瘞域 第一百零六章 黑魈斗金硝-《圖符志》


    第(1/3)頁

    只見這種金黃的毒蛇體形碩大,極是粗壯,每條都約有人的手臂粗細,長達三米以上,狹小的蛇眼閃著烏幽幽的光,看著給人感覺異常邪惡。

    尤其是從它們嘴里不停地吐著血紅的信子,似乎那信子就是探測感應器,它們一出現,便開始對著眾人這個方向吞吐信子,并開始向這里匯集。

    瞬間涌現的金黃毒蛇越來越多,有的甚至在尸骸堆里糾纏、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巨大蛇窩,蠕動、纏繞著,看著就令人作嘔。

    王子銘的聲音都變了:“天哪,是硝蛇!快跑。”說著便帶頭向前沖去,眾人也二話不說,直接跟著他就跑。

    他選擇向前跑不敢說非常正確,但在這四面都涌現毒蛇的時候,向前多少能強于向來路退,不然眾人將面臨二次和它們相遇的危險。

    也不管前面有什么了,先跑過去再說。

    跑過兩個尸骸山中間的甬道,盡頭是一個被磚石砌死的甬道口,這里離成群涌現的毒蛇較遠,大家驚魂稍定,但喘息著問什么是“硝蛇”?

    王子銘神色凝重地解釋道,都說蛇是喜陰涼的動物,但只有硝蛇不怕高溫,常年生活在有地熱的地方,至于它們以什么為食,沒人清楚。

    而且這蛇不僅體形碩大,毒性猛惡,又因常年在地熱處活動,所以根本也不需要冬眠,應該算是世界上唯一不冬眠的蛇了。

    而且世人基本都知道蛇這種動物最怕硫磺、雄黃、硝粉(指“硝煙”粉,而非亞硝酸鹽)之類的東西,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硫磺、雄黃等產于低溫熱液礦床中,或溫泉沉積物和硫質火山噴氣孔內沉積物等,都是嚴重刺激性氣味的化學物質,所以這些地方也基本不會有蛇生存。

    但硝蛇卻絕對是個大大的例外,它們不僅生存于地下地熱附近,而且還不怕巖漿、地熱、火山口的硫化物、硝化物等,所以才會被某些看到過它們的人稱之為“硝蛇”。

    有關硝蛇的記載在科學界里根本沒有,基本都是出自探險和考古一類的非官方活動記錄里,那些只言片語的記載。

    甚至有人懷疑世上就沒這種蛇,都是一些人的杜撰,沒想到這里不僅有,還有這么多。

    它們一定是被牛鋼摔死的小人臉怪發出的血腥氣吸引來的,傳說中這種毒蛇異常嗜血,估計比“鯤宮”里的食人黑鱗魚還瘋狂,聞到血腥不死不休。

    眾人背靠著被封死的甬道口墻壁,冰涼的感覺能讓眾人多少冷靜一些,讓心里的不踏實感和壓力感能也減少一些。

    遠處手電光里那些爬動的金黃毒蛇,讓眾人忽然想起那龍吐水的金鱗蒼龍,和這硝蛇倒有許多相似之處,那老閹人果然能把很多事物給聯系在一起,為禍作亂。

    果然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整個殉葬洞窟都被攪動起來,眾人這里自然也難以幸免。

    只見甬道口這附近的尸骸里也陸續鉆出了金黃毒蛇,它們瞪著腥紅的邪惡蛇眼,吐著火紅的信子,開始向眾人這游走過來。

    就聽王子銘如同撕心裂肺般叫道:“用那些毒箭射它們,快!”眾人立刻將捆扎在背囊外的毒箭摘下,用手瞄著它們標射。一些中了毒箭的毒蛇瞬間發狂,開始撕咬身邊的同伴,場面頓時混亂起來,慘不忍睹。

    在它們互相撕咬的空當,眾人趕緊迅速用大錘和鐵釬撬動封死的甬道口磚石,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待拆得人能通過后,趕緊魚貫而入。

    然后用兩個背囊拼起來形成臨時的防護“門”,在阻擋它們的同時,借著窟窿的縫隙,看它們互相殘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昌县| 修水县| 五华县| 昌宁县| 平潭县| 湾仔区| 长葛市| 谢通门县| 宜丰县| 房产| 通江县| 永和县| 定陶县| 钦州市| 荔波县| 中西区| 鸡西市| 治县。| 咸阳市| 辽宁省| 广元市| 永平县| 黑河市| 七台河市| 遂川县| 确山县| 开江县| 新晃| 怀来县| 平泉县| 乌鲁木齐市| 金湖县| 扶绥县| 邻水| 枣庄市| 文昌市| 上杭县| 莒南县| 巴林右旗| 南涧| 阳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