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相比起來,10%其實不低! 在秦川看來,2個百分點乍一看很小,如果前面的單位乘以幾百萬、上千萬的話,這兩個點就意味著幾十萬塊錢。 首印數量對新人來說已經很高,但在沈旭看來是略微有些低。 這些出版公司都認為《人生長恨水長東》實體書第一年銷量會比較低,要等到電影《楊戩》開始宣傳之后,銷量才會暴漲。 所以首印不愿意太高,省得放在倉庫里面占位置。 “我個人建議你選擇開卷,他們換了個新老板,看起來很好談判。我可以把這個版稅在提升一個百分點,首印數量說不定也能到五十萬冊!” 秦川嚴重懷疑沈旭這家伙其實已經談到了13%,只不過為了在自己面前展現后續談判實力,刻意在報告的時候少說了1%。 “我回去了解一下你們行者文化之后就簽訂代理協議吧,代理費用方面是怎么算?” “公司將抽取相關收入的10%,這是行規。其中2%是我的提成,8%公司的。” 反正華閱什么都不做就要10%,行者文化做各項代理費用都才這個數字。 秦川覺得簽這種文學代理協議還是很劃算,起碼自己不用去當黑臉,下本書就可以跟華閱那邊做協議,只簽電子閱讀權,其余版權一分錢就可以不用給華閱! 這是絕大部分大神跟資深作者、暢銷書作者的做法。 只是將華閱當成眾多平臺的一個渠道,不會死死綁定在上面。 作者自己去跟華閱談,通常都不愿意撕破臉皮。 可文學代理人,也就是經紀人不會有這方面的擔憂,本身就是去做惡人。 吃過午飯后,秦川將這幾張紙收入懷中放好,沈旭則是回公司去準備各項合約模板。 兩人相見之后氣場還挺合。 只要沒有意外發生,他就會加入到行者文化大家庭中! 坐在電腦前面,秦川一直在想自己下本書究竟要寫什么,現在根本是毫無頭緒。 唯一知道的一點,那就是要跟眼前這本書形成錯位的熟悉。 轉型太猛會閃著腰。 “唉,要不然到時候選幾個書名跟大綱讓讀者們投票算了,票數最高的那個就是新人。不知道這樣算不算交互式寫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