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薩姆沙還能以微薄的薪金供養(yǎng)他那薄情寡義的家人時,他是家中受到尊敬的長子,父母夸獎他,妹妹愛戴他。 當有一天他變成了甲蟲,喪失了勞動力,對這個家再也沒有物質貢獻時,家人一反之前對他的尊敬態(tài)度,逐漸顯現出冷漠、嫌棄、憎惡的面孔。 父親惡狠狠地用蘋果打他,母親嚇得暈倒,妹妹厭棄他。漸漸地,薩姆沙遠離了社會,最后孤獨痛苦地在饑餓中默默地死去! 他記憶中是翻譯的版本,原版沒看過,同時也看不懂。 這譯文總共三萬來字,非常精簡。 沒有多余的文字。 卡夫卡用自己獨特的筆調對人變蟲事件進行了描寫,看起來格外荒誕、不可思議。 當時那個物質極其豐富、人情卻淡薄如紗的時代跟現在有相似之處。 現在唯利是圖、對金錢頂禮膜拜、對真情人性不屑一顧的人很多,而跟格里高爾這樣沒有獨立意志的人也不少。 他以供養(yǎng)家人、還清債務為目的,根本沒有自己的需求。 從一個家庭的頂梁柱,悲慘變成了全家人的負擔和累贅。 整個故事并不復雜,但一讀開頭,便能感受到卡夫卡那劍走偏鋒的想象力,并且隨著情節(jié)的推進,越來越感到恐懼與絕望。 格里高爾代表的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他們在這充滿矛盾、扭曲變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獨、迷茫,遭受壓迫卻不敢反抗,也無力反抗,向往明天卻又看不到出路! “還是很有現實意義嘛!” 好的作品放在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 秦川估摸著差不多之后就開始寫作,他準備將這篇小說的背景放在國內,然后取一個最最平凡、普通的名字,這樣能增加讀者們的代入感。 每個人應該都認識一個叫張偉的人吧。 不用改動太多原文內容,秦川現在就是一個快樂的打字機。 將腦海里面的內容用雙手呈現在電腦上面,小說成型的速度非常快,不一會兒就寫了兩千多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