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過山過水,遇姚而停-《劍來》
第(1/3)頁
(萬字章節(jié)。月初承諾的14萬字更新,已經(jīng)完成。劍來有過三次關(guān)于更新字?jǐn)?shù)的承諾,一次是過年那次,第二次是上個月,再就是這次,都做到了。)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曹晴朗總覺得光陰流逝得很快,以前是大江大河,緩緩而走,如今是山間溪澗嘩嘩而流,甚至?xí)屓寺牭玫搅魉暋?
這不眨眼間,秋去冬來,一下子就迎來了今年的初雪,而且一下就下得鵝毛似的,讓清晨時分醒來的曹晴朗,坐在床上望向窗外的大雪茫茫,愣愣不敢相信,穿了衣衫鞋子趕緊推開門,第一件事,竟是想要告訴那個人,下大雪了,只是望著那座偏屋的門口,曹晴朗撓撓頭,終于記起那個人已經(jīng)離開很久了,可他還是經(jīng)常會覺得,那人會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清晨也好,半夜也好,一出門就能見著他,話也不多,就是笑望向自己。
希望是瑞雪兆豐年。
曹晴朗抬手呵了口氣,有些冷,得加件衣服,縮著退回屋子,添衣之后,端端正正,坐在爹親手做的一張小木桌前,翻開一本書,開始朗誦圣賢文章。
在秋末時分,學(xué)塾那邊換了一位教書先生,更加嚴(yán)厲,好像學(xué)問更大一些,道理講得明明白白,便是學(xué)塾最不喜歡讀書的同窗,都聽得懂,很厲害。
曹晴朗背完書,搓手捂暖,有些擔(dān)心,家中余錢不多了。
爹娘去世后,官府給了一筆撫恤銀子,但是沒有一次性給他,但是衙門每月都會定時拿錢過來,交到他手上。
曹晴朗沒有多想,只當(dāng)是衙門辦事都是這般,而且他沒了爹娘,在南苑國京師又無親戚,以前想要吃什么、買什么都只需要跟長輩說一聲,現(xiàn)在要他自己去精打細(xì)算了,每一顆銅錢都花得小心翼翼,這種滋味,并不好受,可是沒辦法,日子總得過。
好在自己最難熬的時候,那個人就住在家中,讓孤零零守著這棟宅子的曹晴朗,悄悄有了些念想。
曹晴朗換了一雙適合雨雪天氣出門的黃麂皮靴,只是穿著靴子的時候,曹晴朗就哭了起來,這是娘親在大年三十買的,今年呢?
好在曹晴朗很快就收拾好情緒,去灶房那邊隨便墊了墊肚子,就準(zhǔn)備出門去學(xué)塾,只是在屋子里裝書的時候,曹晴朗有些怔怔出神,那人說好了一有空就會給他做個小竹箱的,書上說君子守信,一諾千金,那么他應(yīng)該是真的有急事吧,就是不知道下次見面,是什么時候了。
曹晴朗拿起一把油紙傘,背著行囊走出院子,驚訝發(fā)現(xiàn)院門外走過一位熟人,竟是學(xué)塾的種夫子,一個很奇怪的姓氏,老夫子一身青衫,同樣手持油紙傘,見到了曹晴朗,停下腳步,問道:“這么巧,你住在這兒?”
曹晴朗想要放下傘,對偶然路過家門口的種夫子作揖行禮,種夫子擺手道:“不用,大雪天的。”
種夫子學(xué)問深,可是傳道受業(yè)解惑的時候,不茍言笑,所有人都挺怕他,曹晴朗也不例外,只是比起同窗尊敬更多而已。所以這位學(xué)塾先生說無需揖禮,曹晴朗下意識就聽從老人的言語,之后一老一小,各自撐傘,走在積雪深深的小巷里。
種夫子自然聽說過曹晴朗家里的情況,畢竟在學(xué)塾,很多街坊鄰居的孩子就是他的玩伴和同窗,看曹晴朗的眼神就不一樣,以及一些個竊竊私語,曹晴朗只是假裝沒看見沒聽到,所以老人問道:“如今獨自生活,可有什么難處?”
曹晴朗笑著搖頭道:“回先生,并無。”
回答得一板一眼,措辭和氣態(tài),都不似陋巷孩子,難怪會被枯瘦小女孩譏諷為小夫子。
老人點點頭,又說:“你終究年歲還小,真有過不去的坎,可以與我說一聲,不用覺得難為情。人生難處,書上書外都會有很多,莫說是你,便是我,這般歲數(shù)了,一樣有求人相助的地方。”
曹晴朗嗯了一聲,“先生,我曉得了,真有難事,會找先生的。”
猶豫了一下,曹晴朗有些羞赧,“有人上次帶我去學(xué)塾路上,便說過了與先生差不多的言語,他告訴我將來一個人讀書和生計,求人是難免的,別人不幫,不可怨懟記恨,別人幫了,務(wù)必記在心頭。”
種夫子破天荒露出一抹笑意,“那個人是叫陳平安吧?”
曹晴朗愕然,“先生認(rèn)識?”
種夫子點頭道:“我與他是朋友,不過沒想到你們也認(rèn)識。”
曹晴朗頓時開心起來。
陳平安是種夫子的朋友唉。
種夫子板起臉教訓(xùn)道:“可別覺得有了這一層關(guān)系,你讀書不用心,我就不會給你吃板子。”
曹晴朗趕緊點頭。
一老一小,夫子與學(xué)生,走在官府已經(jīng)修復(fù)平整的那條大街上,步履艱辛,行走緩慢,曹晴朗膽子大了一些,問了先生是如何與陳平安認(rèn)識的。種夫子只說是氣義相投,雖然認(rèn)識不久,但確實當(dāng)?shù)闷鹋笥讯帧?
大雪紛紛落人間,不愿停歇,曹晴朗心里暖洋洋的,與先生一起走到了學(xué)塾門口,他轉(zhuǎn)頭望去。
最后一次見面也是離別,那人就站在那里停步了,說過了那句話后,他一手撐傘,目送自己走入學(xué)塾。
種夫子在前方轉(zhuǎn)頭問道:“怎么了?”
曹晴朗搖搖頭,燦爛而笑,轉(zhuǎn)頭快步走入學(xué)塾。
種先生在學(xué)堂落座后,等到所有蒙童都到了,才開始傳授學(xué)問。
老夫子雙鬢霜白,一襲青衫,語速緩慢,與稚童們說圣賢道理的時候,儼然有一番幾近圣賢的浩然氣象。
————
南苑國京城一座庭院深深的官宦世家,這戶人家的私人藏書樓在京師頗有名氣,今天有個庶子身份的少年,登樓看書,他經(jīng)常來此翻書,只是藏書珍貴,家規(guī)不但禁止持燭上樓,不許拿書外出,許多孤本善本的木匣,都貼有封條,而且不許任何人擅自打開。
今天少年有些悲憤,心中積郁,來此其實不為看書,只是想要找一處清凈地方散心。
對京師所有學(xué)子召開的縣試、府試兩次大考,少年都過了,獲得了童生身份,可是成績并不突出,所以沒有成為秀才,只是有資格參加院試,這讓他對娘親很是愧疚,一同參與縣府兩試的兩位兄長,都一舉成為秀才,素有神通美譽的少年雖然有些疑惑不解,不知為何文章平平、學(xué)識遠(yuǎn)不如自己的他們,成績反而更好,他之前只當(dāng)是自己臨場發(fā)揮不佳,而兩位嫡子兄長剛好表現(xiàn)更出彩,但是今天無意間聽到兩位醉酒兄長,說起了縣府兩試的門道,道破了天機(jī),竟是他們父親私底下打點了考官關(guān)系。
因為三人的爺爺,曾是京城老禮部尚書,桃李滿天下,主持過多次南苑國會試,京師縣府兩試的主考官,見著了他們爺爺,要分別敬稱一聲座師、房師,這可是官場頂天大的“師生”關(guān)系了,少年堅信這等齷齪事,爺爺絕不會去做,定然是兩位兄長的那個父親打著幌子,不惜有損家風(fēng),謀取私利。
這也就罷了,少年雖是庶子,可生在世族高門,多少知曉些官場陰私,但是根據(jù)兩位兄長得意洋洋的談?wù)摚俏婚L房大伯,為何要故意打壓自己?摘了自己本是囊中之物的秀才功名?少年站在書樓頂層,看著那么多書架和書籍,慘然而笑,偌大一個享譽京城的書香門第,除了他這個庶出子弟,如今還有幾個家族同齡人,愿意來此翻書讀書?那么多的珍稀書籍,年復(fù)一年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難道不可惜嗎?
少年抬起手背,擦拭眼淚,“讀書有屁用,狗屁的庭前玉樹……”
發(fā)過牢騷之后,少年還是開始找書看,院試還是要考的,圣賢書還是要讀的,哪怕不為自己讀書,不為自己考取功名,也不能讓娘親再失望了,只是今天心情煩躁,他便想著先翻一本經(jīng)義之外的書籍來看,一路揀選書本,最后在書樓角落,挑出一本近乎嶄新的文人筆札,然后少年愣了一下,他剛翻開扉頁,就覺得有些不對勁,手指挑開一頁,發(fā)現(xiàn)里邊竟然有一枚錢幣,與南苑國制式銅錢有些出入,篆文陌生,而且并非銅鐵之錢,似玉非玉,晶瑩剔透。
錢幣夾在書籍之中,使得兩張書頁微微有些印痕,印痕處,剛好有一句讀書人都知道、卻未必人人相信的老話。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鐘粟。
少年有些奇怪,猶豫了很久,默默收入袖中,想著拿回去給娘親看看。
不曾想這一拿,差點就釀成了大禍,之后少年有次在家塾求學(xué)時,拿出來放在手心摩挲,被兄長無意間瞧見,竟然誣陷說是少年偷了自己的案頭清供之物,鬧得沸沸揚揚,驚動了不理俗事多年的爺爺,再往后,常年潛心道家術(shù)法的老尚書,收起了那枚錢幣,而且當(dāng)天就調(diào)動了府上所有信得過的管家管事,花了足足兩天一夜的功夫,才仔仔細(xì)細(xì)翻遍了書樓萬卷藏書,可是無所得,沒有找到第二枚錢幣。
老尚書下令所有人退出書樓,誰都不許對外聲張此事,否則一律逐出家族,老人獨自在書樓思考許久,找到那個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孫子,帶著少年重返書樓,老人將那本當(dāng)初夾著錢幣的文人筆札,一起交給少年,微笑道:“若是有兩枚這樣的錢幣,你便沒有這份仙家機(jī)緣了。放心收下吧,就該是你的,以后專心讀書,這棟書樓所有書籍,都對你開放,任你自取,而且可以帶出書樓翻閱。”
因禍得福的少年接過書籍,一頭霧水。
老尚書又說了一樁密事,語重心長道:“前朝神童出身的兩位年少狀元郎,在科舉一事上勢如破竹,都官聲不佳,其中一人更是晚節(jié)不保,故而本朝對此深有忌諱。這次你落選秀才,不是你大伯所作所為,他還沒有那份歹毒心腸,也不敢有,我還沒死呢。其實是我的意思,為的就是壓一壓你,熬一熬性子,以后好在官場厚積薄發(fā),歸根結(jié)底,官場不是下棋,先手下得太漂亮,在本朝未必是好事。”
在心情激蕩的少年離開后,老人轉(zhuǎn)身拿出另外一本書,其中亦有印痕,只是卻無錢幣,但是印痕處,是一句圣賢教誨,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因為只有一枚錢幣,少年無形中獨占了所有福緣。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這甚至讓一心憧憬仙法的老尚書都不敢搶奪。
宦海沉浮了大半輩子的老人,帶著一份由衷恭敬和佩服,感慨道:“世外高人,真乃神仙手也。”
————
山路途中,陳平安給自己做了做了一只大竹箱,照理來說,除了那只棉布包裹,還能放置不少物件,可是陳平安還是讓裴錢背著包裹,以及那根青竹魚竿,再給她做了一根行山杖,小巧順手。
之后山水迢迢,陳平安好像從一開始的匆忙趕路,著急離開桐葉洲,返回寶瓶洲家鄉(xiāng),變得再次沉下心來,只是害苦了累慘了小女孩裴錢,那叫一個怨聲載道,只是比起最早認(rèn)識時的直來直往,言語刺人,不知是讀過了一些書,還是擔(dān)心被陳平安一個惱火就丟下她不管,即便是怨言,裴錢也學(xué)會拐彎抹角說話了。
陳平安對此從來當(dāng)做耳旁風(fēng),愈發(fā)讓裴錢幽怨不已。
隨后一路,兩人見識了許多景象,讓裴錢大開眼界,比如某次秋夜里遇上了無數(shù)流螢,像是掛滿了小燈籠,趁著陳平安不注意,她就用那行山杖一頓噼里啪啦,打得尸橫遍野,陳平安一轉(zhuǎn)頭,她就立即收手,裝模作樣埋頭趕路。
他們還走過了一片古怪至極的密林,土壤肥沃,樹枝舒展,掛滿了各種飛鳥走獸的干癟尸體。
裴錢嚇得扯住陳平安的袖子,才敢走路。陳平安入林之前,掏出了一張陽氣挑燈符,拋向山林,發(fā)現(xiàn)那張普通材質(zhì)的符箓驀然點燃,只是燒得緩慢,陳平安就徑直走入其中,裴錢求著陳平安給她一張符箓當(dāng)做護(hù)身符,陳平安置若罔聞,告訴她如果怕那些古怪,就大聲背書,圣賢道理,是可以辟邪的。
裴錢將信將疑,仍是一邊攥緊陳平安袖口,一邊竭力背誦那本書上的內(nèi)容。
其實那本儒家典籍很薄,上邊的所有字都認(rèn)得了,書也讀完,裴錢先前就想要換一本新鮮的,別再讓她翻來倒去只看一本書了,太沒勁。可是陳平安偏偏不許,要她一遍遍讀書,還不止是看書,要讀出來,清晨時分,他練習(xí)劍爐立樁,她就要開始讀,黃昏時,他還是練習(xí)立樁,她還得讀,到最后還真給她背得滾瓜爛熟了所有篇章。
等到兩人走出密林,沒有任何異樣動靜。
裴錢滿頭大汗,是給讀書讀累的,嗓子都啞了。
一直到兩人走出十?dāng)?shù)里,一棵棵大樹才開始瘋狂搖晃起來,像是在宣泄怒氣。
隨后兩人還經(jīng)過一座山谷,瀑布下的水潭旁,彩蝶紛飛,讓人眼花繚亂。
裴錢趁著陳平安煮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殺了十?dāng)?shù)只彩蝶,挑了只最漂亮的,啪一下,夾在了書頁之中,結(jié)果挨了陳平安結(jié)結(jié)實實一個板栗,痛得她蹲在地上抱頭哀嚎,額頭紅腫,吃飯的時候都沒個好臉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兴县|
珲春市|
齐河县|
巨鹿县|
常宁市|
集安市|
上虞市|
手机|
赣州市|
建平县|
牡丹江市|
布尔津县|
宽甸|
上饶市|
米林县|
卢湾区|
新乐市|
壶关县|
澄迈县|
铜陵市|
达拉特旗|
左云县|
吴桥县|
马公市|
丹寨县|
平乡县|
石林|
尼木县|
汉中市|
平湖市|
南涧|
浑源县|
内江市|
砚山县|
诸城市|
赤水市|
灵丘县|
钟山县|
加查县|
万年县|
永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