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誰能借我一劍-《劍來》
第(1/3)頁
灰塵藥鋪又恢復了先前的熱鬧。
鄭大風喂拳半個時辰后,就讓畫卷四人先喘口氣,之后就這么斷斷續續,鄭大風始終將境界壓制在八境,只不過在一點點漲,從最早的遠游境初期境界,到最后的八境無瑕巔峰,面對魏羨四人越來越嫻熟的合擊,鄭大風越來越不輕松。四人依舊從未聚頭言語,哪怕是休憩間隙,依舊是分別站立,各琢磨各的,一切盡在不言中。
裴錢心大,吃過了晚飯抄完書,在院子屋檐下用那根行山杖,耍了一通她自己悟出的瘋魔劍法,就心滿意足去偏屋睡覺了,睡覺之前,在屋門口跟陳平安打了聲招呼后,這才去打開陳平安放在她屋子里的綠竹書箱,拿出那只姚近之贈送的多寶盒,看看這樣,瞅瞅那件,額頭上還貼著那張已經真正屬于她的寶塔鎮妖符,搖頭晃腦,滿臉得意,今兒咱有錢了呀,伸手摸了摸腦袋上的那張符箓,有些小憂愁,明明知道賣了它能夠買回一棟大宅子,可是又不太舍得,算了,等有了第二張再說,反正如今不愁吃不愁穿的,有了宅子也沒啥用,不過她想好了,以后自己一定要有座矮冬瓜水神娘娘碧游府那么大的宅子,也要有那么古怪的影壁,讓人一進門就曉得她的有錢。
一行人住進鋪子的當天晚上,趙姓陰神帶回了一張張堪輿圖,都不知道它是從哪座府邸找來的,整整齊齊擱在正屋桌上,燈火下,盧白象跟鄭大風要了一支硬毫小錐,像是在行軍布陣,開始在上邊仔細標紅旁注,老龍城五大姓氏的各自“關隘”所在,供奉客卿、金丹地仙的“兵力分布”,然后在登龍臺和灰塵鋪子之間畫出一條直線。
魏羨也在,朱斂和隋右邊倒是沒參與,一個在屋檐下借著月光看書,一個站在院子里淬煉氣府竅穴中的那股純粹真氣。
至于鄭大風,已經去偏房睡覺去了,鼾聲如雷,約好了兩個時辰后才繼續喂拳。
喂拳,既是砥礪四人武道修為,將境界再拔高一截,同時也能幫助四人以最快速度汲取青虎宮丹藥的靈性。
這筆買賣,是陳平安賺了。
陳平安始終站在桌旁,看著盧白象和魏羨以及趙姓陰神,在一幅幅堪輿形勢圖上圈圈畫畫、指指點點,他極少給出建議,最多就是兩人一陰神在某個細節爭執不下的情況下,陳平安在好與更好的選擇中,由他敲定選取哪個,事實上算很悠閑了。
藕花福地最后那趟“行走在光陰長河之畔”的遠游,路程遙遠不說,所經歷的的歲月是更悠久,但是即便如此,陳平安只敢說略懂人情世故,略知廟堂之高和江湖之遠,對于這些與兵法相通的具體謀劃,陳平安不會指手畫腳,交給真正的行家就是了。魏羨無需多說,沙場出身,而盧白象是罕見的世間第一流全才,精通兵法韜略,熟諳藕花福地儒釋道三教的宗旨精義,更不提那琴棋書畫,這位魔教的開山鼻祖,可能如今唯一欠缺,只是初到浩然天下,尚未站到山巔而已。
只不過從山腳走到半山腰,再走到山頂,修行路上,總歸是行人越來越稀疏,若是走岔了,走到了某條斷頭路的盡頭,眼睜睜看著別人繼續登高,又該如何?
所以陳平安對于隋右邊關于此生武道境界最高位置的執念,從未來最高成就有望武神境跌到了九境,心境差點塌陷,劍心崩碎,陳平安可以理解她的憤怒,但是并不認可。鄭大風嬉皮笑臉對隋右邊四人說了一句“九境而已,見笑見笑”,可真以為九境是路邊大白菜嗎?鄭大風是楊老頭的嫡傳弟子!驪珠洞天的看門人,一樣差點在九境門檻上走火入魔。
隋右邊破廟一役,躋身金身境,已是大機緣在身,落袋為安了,仍是眼睛唯有最高處的風光,與浩然天下講究的純粹武夫,腳踏實地,步步登天,其實已經背道而馳。
只是陳平安不覺得自己的道理,能夠讓藕花福地的女子劍仙,真正心服口服,但是沒關系,癡心劍是他陳平安的,青虎宮丹藥也是他的,送不送隋右邊,何時送怎么送,都是他陳平安說了算。
沒人欠她隋右邊的。
一盞燈火下,多幅堪輿圖上,已經梳理出了一條主線脈絡,屋內爭執越來越少,陳平安就走出屋子去透口氣。
走過院子,去身后正屋對面的那條檐下長凳坐著。
灰塵藥鋪的布局,很像家鄉那座楊家藥鋪,陳平安走向那條長凳的時候,就會想起當年有位初次拜訪楊老頭的教書先生,收起了傘,也就差不多是坐在那個位置上。
遇見世間不平事,而認為是不平事者,意最難平。
換成高適真,劉琮之流,會覺得這不是什么不平事,袖手旁觀看熱鬧就行了,說不定還會借機入局,看能否分一杯羹。
換成姜尚真之流,可能會覺得這根本就不是事情,多看一眼都是耽誤修行。
陳平安對破廟圍殺之局,哪怕一場架打下來,家底大損,虧到姥姥家了,可是談不上多深刻的記恨,當然不記恨,不意味著該出拳時會手軟。
可是姜尚真可能至今都不會理解為何陳平安在藕花福地,為何對周仕和鴉兒起了殺心。
哪怕是這會兒安心酣睡的鄭大風,恐怕一樣不明白陳平安為何要插手老龍城亂局。
其實道理很簡單,雙方若是大致旗鼓相當,那么大道不合,各有行事之理,你來我往,各憑本事廝殺,陰謀陽謀,誰生誰死,陳平安都能接受。
可是曹晴朗的父母,那兩顆被周仕鴉兒隨手丟在地上的頭顱,鮮血淋漓。
還有那個死在方家子弟手上的藥鋪小姑娘。
任你丁嬰、方家有千萬個說服自己、說服兩座天下的理由和借口,這三人始終是不應該遭此劫難的。
當下,陳平安還不知道齊靜春曾經喝著李槐家里的劣酒,對李二親口說過,拳向更強者出,方是真豪杰。
只知道阿良在飛升前,曾經對他們所有人說過,任何一位真正的強者,應該以弱者的自由作為邊界。
人間悲歡離合,千千萬萬,各有苦衷福緣,世間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不會有相同的一條河流。
可有些道理是相通的。
陸臺在飛鷹堡對那個“心種鬼胎”的可憐婦人說,人間無趣,不如不來。
陳平安琢磨來琢磨去,不是人間無趣,而是不愿講理的人太多了。
善人吃虧,只能安慰自己吃虧是福,只能告誡自己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而惡人為惡而不知惡,甚至是知惡而為惡。
陳平安坐在長凳上,正屋內還在推敲每一個細節,趙氏陰神熟悉老龍城勢力,所以魏羨和盧白象作為一方,陰神設身處地,作為苻家針對灰塵藥鋪進行一次次不同角度、不同兵力的攻勢“演武”,魏羨和盧白象便見招拆招。
朱斂在屋檐下翻閱著他最稀罕的某本艷情小說,沒買多久的一本新書,硬生生給他反復翻閱成一本老書了,這會兒又在那邊念叨著良心之作,良心之作啊。原來那本刻印粗糙、署名一看就很假的才子佳人小說,在尾頁上,竟然一大串同道中人的“佳作”書名,還帶有三兩句畫龍點睛的中肯點評,所以老人今夜再次合上書籍,由衷感慨道:“好人一生平安吶。”
說到這里,佝僂老人轉頭對陳平安訕笑道:“少爺,老奴冒犯了,以后會注意的。”
陳平安笑著擺擺手,提醒道:“那件事情,你記得給我保密。”
朱斂愧疚道:“是老奴才疏學淺,這些天一直良心不安,哪敢泄露半點。”
陳平安不搭話了。
先前在天闕峰渡船上,陳平安尋思著想要給倒懸山寄封信到鸛雀客棧,然后讓那位掌柜的幫著送給抱劍漢子,看能否送去劍氣長城交給寧姑娘,只是每次下筆都為難,不知道該如何寫這封信,猶豫到最后,就去找了能說出口一句“世間情動當啷響”的朱斂,結果不曾想朱斂這個家伙,本以為是個風流種,不曾想還真是隋右邊眼中的老色胚,給的一些個建議,要么讓陳平安起雞皮疙瘩,要么滿頭冷汗,只好無功而返。
院中,隋右邊拔劍出鞘,屈指彈劍。
她側耳傾聽那叮咚聲。
這位一行人當中最不討喜的女子,這會兒,破天荒了有一抹笑意。
陳平安笑道:“隋右邊,你這個樣子不就挺好,干嘛一天到晚板著張臉,以后有機會的話,我介紹劍仙給你認識。”
肺腑之言,發乎情止乎禮。
隋右邊收劍入鞘,轉過頭望向陳平安,冷笑道:“狐貍尾巴這就露出來了?怎么,要不要我幫你暖個被窩?”
陳平安哈哈笑道:“可別,我啊,膽兒小。”
朱斂笑瞇瞇道:“愿隨夫子上天臺,閑與仙人掃落花,好詩好詩。少爺,不曉得你是夫子啊,還是仙人吶?”
陳平安一聽朱斂這老王八蛋的下流馬屁,就知道事情要糟,果不其然,隋右邊臉色冰冷,殺氣騰騰,大概是在想著先一劍砍死誰的緣故。
陳平安和朱斂幾乎同時就腳底抹油了,一個竄進屋子,一個跑進前邊的藥鋪。
隋右邊冷哼一聲,返回自己的屋子,裴錢已經睡著,大概是從小就習慣了一個人,怎么折騰都沒人管,又是常年被天席地的,要不就是趴在富裕門戶家門口的石獅子上,睡相實在是一塌糊涂,手腳趴開,被窩哪里留得住暖氣,隋右邊眉頭一皺,輕輕走過去,幫著挪了挪小女孩的手腳,墊了墊被角。
隋右邊點燃燈火,獨坐桌旁,寂靜無言,唯劍相伴。
陳平安今夜睡在藥鋪里,打地鋪,睡得淺。
院子里鄭大風經常會給四人喂拳。
陳平安閉著眼睛,傾聽那些拳意流淌的聲響,或輕或重,皆在心頭微微蕩漾,如叩門扉。
巷子這邊一夜無事。
苻家這點臉皮還是有的,再者大戰在即,即便有人有那實力闖入巷子,挑釁鄭大風,也等于是打苻家的臉,而如今老龍城苻家的顏面,幾乎等于云林姜氏的臉面。若非如此,苻畦不會親自出馬,約戰鄭大風于登龍臺。
關于苻畦到底能夠動用幾件仙兵一事,是先前正屋商議對策的重中之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湖市|
洪雅县|
凉城县|
封丘县|
进贤县|
汾西县|
嘉义市|
云浮市|
即墨市|
保山市|
云和县|
盘锦市|
突泉县|
西宁市|
昔阳县|
尉犁县|
望谟县|
遂宁市|
利津县|
达尔|
邓州市|
连平县|
共和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临朐县|
高台县|
镇平县|
三河市|
彭阳县|
宝山区|
柳江县|
沾化县|
保靖县|
杂多县|
喜德县|
焉耆|
南溪县|
芒康县|
崇信县|
师宗县|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