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水迢迢-《劍來》
第(1/3)頁
一襲青衫走過了蘭房國,一路北游。
蘭房國盛產(chǎn)名貴蘭花,一國如狂不惜金,家底厚薄,幾乎只看天價蘭花有幾株。
除此之外,再無特殊,但是會有一些習(xí)俗,讓人記憶深刻,例如婦人喜歡往江中投擲金錢卜問吉兇,國內(nèi)百姓,無論富貴貧賤,皆喜好放生一事,風(fēng)靡朝野,只是上游虔誠放生,下游捕魚捉龜?shù)膱鼍埃嘤邪l(fā)生。更有那拉船纖夫,無論青壯婦人,皆裸露上身,任由日頭曝曬背脊,勒痕如旱田溝壑。還有各地遇上那旱澇,都喜歡扎紙龍王游街,卻不是向龍王爺祈雨或是避雨,而是不斷鞭打紙龍王,直至稀碎。
蘭房國以北是青祠國,君主公卿崇尚道家,道觀如云,大肆打壓佛門,偶見寺廟,也香火冷落。
再往北,就是大篆王朝的南方藩屬金扉國,尚武之分極其濃烈,市井斗毆幾乎處處可見,而且往往見血,多有富貴門戶的年少恃強者,嗜好張弓橫刀,成群結(jié)隊,策馬遠游,臂鷹攜妓狩獵四方,旁若無人。金扉國君主自身便是沙場行伍出身,屬于篡位登基坐上的龍椅,崇武抑文,廟堂之上,經(jīng)常會有文臣高官鼻青臉腫地退朝回家養(yǎng)傷。
在別處匪夷所思的事情,在金扉國百姓眼中,亦是習(xí)以為常,什么大學(xué)士被噴了一臉唾沫星子,什么禮部尚書滿嘴圣賢道理講不過大將軍的缽大拳頭,不過是茶余飯后的談資而已。
這一路,在山崖棧道遇細雨,雨幕如簾,雨聲淅瀝如微風(fēng)鈴聲。
有山野樵夫,在深山偶遇一株蘭花,手舞足蹈,貌似癲狂。
深夜蟲鳴啾啾,月色如水洗青衫,山中篝火旁,火光搖曳。
即將進入梅雨時節(jié)了。
這天陳平安在一座金扉國郡城外的山野緩行,此處虎患成災(zāi),所以金扉國任俠意氣的權(quán)貴子弟,經(jīng)常來此狩獵,陳平安一路上已經(jīng)見過好幾撥佩刀負(fù)弓的游獵之人,來往呼嘯成風(fēng),而且大多年紀(jì)不大,多是少年郎,其中不乏年輕女子,英姿颯爽,弓馬熟諳,年紀(jì)大一些的隨行扈從,一看就是沙場悍卒出身。
陳平安前幾天剛剛親眼見到一伙金扉國京城子弟,在一座山神廟聚眾豪飲,在祠廟墻壁上胡亂留下“墨寶”,其中一位身材高大的少年直接扛起了那尊彩繪木雕神像,走出祠廟大門,將神像摔出,嚷著要與山神比一比膂力。祠廟遠處躲清靜的山神老爺和土地公,相對無言,唉聲嘆氣。
黃昏中,陳平安沒有走入郡城,而是遠離官道,翻山越嶺,大致沿著一條山野小路蜿蜒前行,偶爾能看到一些人影,多身形矯健,一襲青衫在山林中如一縷青煙拂過,入夜后,小徑上的行人依舊沒有舉燭,深夜時分,陳平安驟然而停,站在一棵參天大樹上,舉目遠眺,一座四面皆懸崖峭壁的巨大孤峰之巔,燈火通明,屋舍密集,唯有陳平安腳下這座高山與之牽連的一座鐵索木板橋,可以去往那座山頂“小鎮(zhèn)”,夜間山風(fēng)拂過,整座橋都會微微晃蕩。
瞧著像是一座聲勢不小的江湖門派,因為附近靈氣淡薄,比起銀屏國槐黃國邊境線略好而已,不是一處適宜練氣士修行的風(fēng)水寶地。
陳平安坐在樹枝上,嚼著一塊干餅,養(yǎng)劍葫內(nèi)已經(jīng)裝上了十?dāng)?shù)斤蘭房國酒水,一路喝酒次數(shù)不多,剩下頗多。
陳平安開始閉目養(yǎng)神,哪怕是小煉,那兩塊斬龍臺依舊進展緩慢,一路行來,依舊沒能完整煉化。
不知不覺,對面山頂那邊燈火漸熄,最終唯有星星點點的亮光。
天亮?xí)r分,陳平安睜開眼睛,往自己身上張貼了一張鬼斧宮杜俞那邊學(xué)來的馱碑符,繼續(xù)修行。
北游之路,走走停停,隨心所欲,只需要在入秋之前趕到北俱蘆洲東部的綠鶯國即可,綠鶯國是那條大瀆入海口。北俱蘆洲中部地勢,中央高聳,東西兩向不斷傾斜向海面,北方更高,整個北俱蘆洲,從骸骨灘往北,大致地理形勢,依次升高如臺階,大瀆源頭在北方,有十?dāng)?shù)條水勢巨大的江河匯入大瀆河床當(dāng)中,造就了一條大瀆擁有兩大入海口的罕見奇觀。
陳平安徹底小煉兩塊斬龍臺后,化虛擱放在兩處曾經(jīng)各有“一縷極小劍氣”盤桓的竅穴當(dāng)中,飛劍初一十五分別入駐其中。
每次飛劍撞擊斬龍臺、磨礪劍鋒引發(fā)的火星四濺,陳平安都心如刀割,這也是這一路走不快的根本緣由,陳平安的小煉速度,堪堪與初一十五“進食”斬龍臺的速度持平。等到它們吃光斬龍臺之后,才是鋪墊,接下來將初一十五煉化為本命物,才是關(guān)鍵,過程注定兇險且難熬。
但是這種仿佛重返落魄山竹樓給人喂拳的感覺,陳平安反而覺得格外踏實。
橋上,想起一輛輛糞車的轱轆聲,橋這邊的高山之中開辟出大片的菜圃。隨后是一群去遠處山澗挑水之人,有稚童折柳尾隨,蹦蹦跳跳,手中晃蕩著一個做樣子的小水桶。山頂小鎮(zhèn)之中,隨即響起武人練習(xí)拳樁刀槍的呼喝聲。
在山上居住,又不是辟谷的修道之人,到底是有些麻煩的。先前那些在后半夜陸陸續(xù)續(xù)返回山上小鎮(zhèn)的身影,也大多人人包裹,期間還有人牽著馱著重物的騾馬,過橋返家。
陳平安打算再在這邊留兩天,爭取一鼓作氣以那脫胎于碧游宮祈雨碑文的仙訣,徹底小煉兩塊斬龍臺,隨后再動身趕路。
包括這金扉國在內(nèi)的春露圃以北的十?dāng)?shù)國,以大篆王朝為首,武運鼎盛,江湖武夫橫行,到了動輒數(shù)百武夫聯(lián)手圍攻山上仙門的夸張地步。
廣袤版圖上,只有一位元嬰坐鎮(zhèn)的金鱗宮,能夠勉強不遭災(zāi)厄,只是門中弟子下山歷練,依舊需要小心翼翼。
陳平安一開始在春露圃聽說此事,也覺得匪夷所思,只是當(dāng)他聽說北俱蘆洲的四位十境武夫,其中一人就在大篆王朝之后,便有些明白了。
北俱蘆洲如今擁有四位止境武夫,最年老一位,本是德高望重的山下強者,與數(shù)位山上劍仙都是至交好友,不知為何在數(shù)年前走火入魔,被數(shù)位上五境修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其合力拘押起來,畢竟不能放開手腳廝殺,免得不小心傷了老武夫的性命,那老武夫因此還重傷了一位玉璞境道門神仙,暫時被關(guān)在天君府,等待天君謝實從寶瓶洲返回后頒布法旨。
最年輕一位,剛剛百歲,是北方一座宗字頭仙家的首席供奉,妻子是一位剛剛躋身玉璞境的女子劍仙,其實雙方年齡懸殊,兩人能夠走到一起,也是故事極多。
然后就是大篆王朝一位孤云野鶴的世外高人,數(shù)十年間神龍見首不見尾,眾說紛紜,有說已死,死于與一位宿敵大劍仙的生死搏殺中,只是大篆王朝遮掩得好,也有說去往了茶花洞天,試圖大逆行事,以靈氣淬煉體魄,如同年少時在海邊打潮打熬體魄,然后再與那位在甲子前剛剛破境的猿啼山大劍仙廝殺一場。
最新一位,來歷古怪,出手次數(shù)寥寥無幾,每次出手,拳下幾乎不會死人,但是拆了兩座山頭的祖師堂,俱是有元嬰劍修坐鎮(zhèn)的仙家府邸,所以北俱蘆洲山水邸報才敢斷言此人,又是一位新崛起的止境武夫,據(jù)說此人與獅子峰有些關(guān)系,名字應(yīng)該是個化名,李二。
大篆王朝還有一位八境武夫,相對容易見到,是位女子大宗師,是一位劍客,如今擔(dān)任大篆周氏皇帝的貼身扈從,但是此人前程不被看好,躋身遠游境就已是強弩之末,此生注定無望山巔境。
簡而言之,在這里,江湖武夫嗓門最大,拳頭最硬。
陳平安如今對于落魄山之外的金身境武夫,實在是有些琢磨不透了。
當(dāng)初想要向宋老前輩問劍的青竹劍仙蘇瑯,是第一個。
蒼筠湖龍宮向自己偷襲出拳的,是第二個。
渡船之上鐵艟府小公子魏白身邊的廖姓扈從,第三個。
陳平安其實挺想找一位遠游境武夫切磋一下,可惜渡船上高承分身,應(yīng)該就是八境武夫,但是那位氣勢極其不俗的老劍客,自己拿劍抹了脖子。頭顱墜地之前,那句“三位披麻宗玉璞境,不配有此斬獲”,其實也算英雄氣概。
先前在金扉國一處湖面上,陳平安當(dāng)時租借了一艘小舟在夜中垂釣,遠遠旁觀了一場血腥味十足的廝殺。
似乎是一場早有預(yù)謀的圍剿,先是一艘停泊在湖心的樓船上發(fā)生了內(nèi)訌,數(shù)十人分成兩派,兵器各異,其中十余位大概能算金扉國頂尖高手的江湖人,約莫是些五六境武夫,雙方打得胳膊頭顱亂飛,隨后出現(xiàn)了七八艘金扉國軍方的樓船戰(zhàn)艦,高懸明燈,湖上光亮如晝,將最早那艘樓船重重圍困,先是十?dāng)?shù)輪勁弩強弓的密集攢射,等到廝殺雙方武夫撂下十?dāng)?shù)條尸體,余下眾人紛紛躲入船艙躲避后,軍方樓船以拍桿重?fù)裟撬覙谴陂g有身負(fù)傷勢的江湖高手試圖沖出重圍,不愿束手待斃,只是剛剛掠出樓船,要么被弓弩箭雨逼退,要么被一位身穿蟒服的老宦官當(dāng)場擊殺,要么被一位年紀(jì)不大的女子劍客以劍氣攔腰斬斷,還有一位身披甘露甲的魁梧大將,站在樓船底層,手持一桿鐵槍,起先沒有出手。
一些個佯裝負(fù)傷墜湖,然后嘗試閉氣潛水遠遁的江湖高手,也難逃一劫,水底應(yīng)該是早有精怪伺機而動,幾位江湖高手都被逼出水面,然后被那魁梧武將取來一張強弓,一一射殺,無一例外,都被射穿頭顱。
在金扉國軍方戰(zhàn)船靠近后,陳平安就已駕馭一葉扁舟悄然遠去。
最后一幕,讓陳平安記憶深刻。
那女子劍客站在船頭之上,不斷出劍,無論是漂浮水上尸體,還是負(fù)傷墜湖之人,都被她一劍戳去,補上一縷凌厲劍氣。
估計最后湖心樓船就沒能活下幾個。
能活下來的,極有可能都是朝廷的內(nèi)應(yīng)。
陳平安最后看到有三人走上了那艘戰(zhàn)船頂層,向那位身披甘露甲的魁梧武將抱拳行禮。
陳平安閉上眼睛,繼續(xù)小煉斬龍臺。
修行一事,真正涉足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最不值錢又最值錢的,都是光陰歲月。
至于那樁江湖事,陳平安從頭到尾就沒有出手的念頭。
這天夜幕中,陳平安輕輕吐出一口濁氣,舉目望去,橋上出現(xiàn)了一對年輕男女,女子是位底子尚可的純粹武夫,約莫三境,男子相貌儒雅,更像是一位飽腹詩書的儒生,算不得真正的純粹武夫,女子站在搖晃鐵索上緩緩而行,年紀(jì)不大卻稍稍顯老的男子擔(dān)心不已,到了橋頭,女子輕輕跳下,被男子牽住手。
兩人沿著山路牽手而行,竊竊私語,什么都聊。
剛好是陳平安這個方向。
陳平安便聽到了一些金扉國廟堂和江湖的內(nèi)幕。
原來這些年江湖上很不太平,當(dāng)今君主篡位登基后,按照金扉國稗官野史的說法,據(jù)說這位皇帝老爺坐到龍椅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橫刀在膝,然后命人將那管著皇室九族名冊、玉牒的幾位勛戚喊到大殿上,按照譜牒上邊的記載,一頁頁翻開,從已經(jīng)自縊身亡的先帝皇后之外,喊出一個名字,大殿之外就要掉一顆腦袋,將前朝余孽殺了個干凈,大殿之外,一夜之間血流成河,但是最后仍然有一條漏網(wǎng)之魚,是前朝先帝的幼子,被宮女帶著逃離了皇宮,然后在忠心耿耿的臣子安排護送下,又僥幸離開了京城,從此流亡江湖,杳無音信,至今沒能尋見,所以這么多年,江湖上經(jīng)常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滅門慘案,而且多是大門大派,哪怕有些明明是死于仇殺,可各地官府都不太敢追究,就怕一不小心就越過了雷池,觸及京城那位的逆鱗。官府束手束腳,金扉國本就崇武,各地武將更是喜歡打著剿匪殺寇的幌子,用一撥撥江湖人的腦袋演武練兵,正兒八經(jīng)有家有業(yè)的江湖人士,自然苦不堪言。
江湖總這么亂下去也不是個事,所以金扉國的江湖名宿、武林宗師十?dāng)?shù)人,還有原本勢同水火的魔道梟雄七八位,都難得暫時一起放下成見,打算私底下碰頭,舉辦一場宴會,當(dāng)然不是要造反,而是想著與其讓皇帝老爺睡不安穩(wěn),害得朝野上下風(fēng)聲鶴唳,不如大伙兒略盡綿薄之力,幫著皇帝陛下挖地三尺,將整座本就渾濁的江湖掀個底朝天,爭取找出那位早就該死的前朝皇子,此人一死,皇帝必然龍顏大喜,紛紛亂亂的江湖形勢怎么都該好轉(zhuǎn)幾分,也好讓各路江湖豪杰喘口氣。
年輕男女,談及這些鮮血四濺的刀光劍影,都是憂心忡忡。
因為他們所在的門派,名為崢嶸門,是金扉國的第一流江湖勢力,按照武林中人自己的劃分,大大小小近百個有據(jù)可查的江湖門派,是有一條分水嶺的,就以當(dāng)今陛下登基作為界線,江湖有新老之分,新江湖門派往往依附京城勛戚或是藩鎮(zhèn)勢力,老江湖則茍延殘喘。崢嶸門自然屬于老江湖,女子的父親,更是四大正道高手之一。
但是她這邊得到的最晚消息,是宴會選址終于定好了,是一處大湖湖心,正邪雙方的大宗師,都沒機會動手腳。
黑白兩道,自然都不愿意去對方的地盤議事,天曉得會不會被對方一鍋端,正道人士覺得那些那些魔道中人手段殘忍,肆虐無忌,黑道梟雄覺得那幫所謂俠士道貌岸然,一幫男盜女娼的偽君子,比他們還不如。
不過令人蹙眉憂心的遠慮之外,月下眼前人,各是心儀人,天地寂靜,四下無人,自然情難自禁,便有了一些卿卿我我的動作。
先前女子手持一截樹枝,走樁期間,一手出拳,一手抖了幾個花俏劍花。
陳平安輕輕嘆息,這崢嶸門的門主,應(yīng)該就是湖上活到最后的三位江湖高手之一,那人出拳路數(shù)與樹下女子幾分相似,腰間纏有一把軟劍,出劍之后,裹脖削頭顱,劍術(shù)十分陰柔詭譎。
男女相互依偎,手上動作便有些旖旎。
若只是如此,也就罷了,陳平安大不了閉眼修行便是,可就怕這男女一時情動,天雷勾動地火。
真是怕什么來什么,男女繞到樹后,女子便說要去樹上挑一處樹蔭濃郁的地兒,更隱蔽些,不然就不許他毛手毛腳了。
男子笑著答應(yīng)下來,年輕女子便抓住情郎肩膀,想要一躍而上。
身上有一張馱碑符的陳平安環(huán)顧四周,屈指一彈,樹下草叢一顆石子輕輕碎裂。
男女嚇了一跳,趕忙轉(zhuǎn)頭望去。
陳平安站起身,一掠而走。
行行行,地盤讓給你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远县|
双流县|
南昌县|
东乌珠穆沁旗|
陇西县|
北辰区|
子长县|
雅江县|
舒兰市|
石屏县|
松滋市|
古丈县|
方山县|
石渠县|
祁东县|
岳池县|
兴山县|
图们市|
吴江市|
湾仔区|
铜鼓县|
罗平县|
玛纳斯县|
兴海县|
武乡县|
兴业县|
四子王旗|
博爱县|
固原市|
如皋市|
墨江|
横峰县|
湛江市|
夏邑县|
阜宁县|
曲周县|
临桂县|
林州市|
广饶县|
富阳市|
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