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十六條雪白蛟龍騰云駕霧,撞入云海,去往龍宮洞天。 ———— 鳧水島屋子里邊。 陳平安開始閉目養(yǎng)神,思量許久,取出筆墨,鋪開紙張,開始提筆回信。 蓮藕福地這個名字,不錯的,就這么命名便是。 這塊福地在缺口補上后,提升為中等福地,那些將來山水神祇祠廟的選址,可以繼續(xù)暗中勘察,選取風(fēng)水寶地,但是落魄山不著急與南苑國皇帝簽訂任何契約,等他返回落魄山再說,到時候他親自走一趟,在此之前,無論這位皇帝給出多好的條件,朱斂你都先拖著。 魏檗破境是天大的喜事,落魄山上,需要人手準(zhǔn)備一份賀禮,他陳平安這一份,必須是件法寶品秩的山上之物,可以與真境宗姜尚 真暫借,如果朱斂覺得妥當(dāng),甚至可以答應(yīng)他以元嬰身份和周肥的化名,擔(dān)任落魄山記名供奉,條件就是一件額外多出的法寶。其余裴錢他們這些晚輩的賀禮,禮輕些無妨,比如可以讓裴錢抄寫一副喜慶的楹聯(lián)即可,當(dāng)然如果裴錢自己有更用心的想法,更好。 劉重潤那邊,朱斂可以喊上盧白象,一起秘密挖取水殿和龍舟,這是最好的結(jié)果,但是行此事之前,必須先跟崔東山打聲招呼,等待他的確切回信,雙方才可以動身離開大驪。若是崔東山覺得此事不行,那就直接拒絕劉重潤,不但如此,還要提醒她對此事徹底死心,話說重些,不打緊,既然雙方成了山上的長久鄰居,有些言語難聽刺耳的真心話,對方聽不聽是一回事,自己說不說又是另外一回事。 寫信到此處,陳平安停筆片刻,才繼續(xù)提筆書寫。 若是劉重潤執(zhí)意要涉險行事,落魄山就收回螯魚背的租借,毀約一事的后果和賠償,落魄山該承擔(dān)多少就是多少。 與其以后被珠釵島修士連累得焦頭爛額,被那無妄之災(zāi)殃及自身,不如早早撇清關(guān)系。落魄山想要長遠經(jīng)營,細水長流,有些取舍,得有了。與其以后注定出現(xiàn)更大的反目成仇,相互怨懟,還不如早做切割,被白跑一趟的珠釵島抱怨一二。若是一旦真正如此僵局,也需要做一些更多的暗中補償,例如與姜尚真和關(guān)翳然打聲招呼,讓他們幫著照拂書簡湖珠釵島一二,此事則無需告知劉重潤。落魄山欠下的這兩份不小人情,先欠著,等他陳平安返回寶瓶洲,另有計較。 董水井那邊,落魄山能夠幫忙的,不涉及大是大非,都盡量主動幫忙,無需講究利益得失。但是對董水井的任何幫忙,絕對不可以折損池水城駐守將軍關(guān)翳然的半點利益,此事需要朱斂仔細思量,小心把握分寸。至于董水井與袁郡守和曹督造的私人關(guān)系,落魄山不可摻和一絲一毫。但是黃庭國郡守出身的新任刺史魏禮,落魄山可以經(jīng)常往來,此人值得結(jié)交,但是具體火候如何,朱斂你自己把握便是。再有那位橫空出世的新任州城隍,既然城隍閣老爺?shù)南慊鹜樱c裴錢早就熟悉,那么可以稍稍叮囑裴錢幾句,依舊以平常心與那香火小人兒交往即可,除此之外,落魄山與這位橫空出世的州城隍,交情得有些,卻要點到為止,宜淺不宜深,因為對方能夠從一方小土地,一躍成為州城隍,肯定背景極為復(fù)雜,如今的落魄山,還是求穩(wěn)為上,免得被某些大驪廟堂上的神仙打架給波及,如今大驪中樞,定然是云波詭譎、漩渦密布的危險光景。 老龍城范二和孫嘉樹那邊,讓朱斂得閑時候,勞煩親自跑一趟,算是代替他陳平安登門感謝,在這期間,若是桂花島的那位桂夫人不曾跨洲遠行,朱斂也要主動拜訪,還有那位范家的金丹劍修供奉,馬致老先生,朱斂可以攜帶一壺酒水登門,埋在竹樓附近地底下的仙家酒釀,可以挖出兩壇湊成一對,送給老先生。 真境宗供奉劉志茂破境躋身玉璞境一事,無需理會,更不用送禮道賀。 正陽山和清風(fēng)城許氏兩地,繼續(xù)通過他人之手,暗中收集任何有關(guān)的大小消息。 此外,大小事務(wù),又有二十余件,陳平安都一一寫在這封密信上,絕大多數(shù),都只是讓朱斂自己看著辦,陳平安只是提個醒而已,告訴朱斂有這么一回事。 再就是有些他陳平安已成定論的事情,若是朱斂他們?nèi)擞X得方向不對,需要繼續(xù)斟酌,那就可以寄信一封給李柳,因為他 返回寶瓶洲之前,一定會先去趟獅子峰。 最后陳平安沒有單獨寫信給裴錢,只是在信的后邊,讓她多與她的寶瓶姐姐書信往來,還要幫他這個師父去與陳如初、陳靈均,當(dāng)然還有周米粒,以及騎龍巷壓歲鋪子當(dāng)掌柜的石柔,一一報個平安。再嘮嘮叨叨的,叮囑裴錢在學(xué)塾那邊不許頑劣,若是暫時覺得先生教書本事不高,那就與先生夫子們學(xué)做人,若是覺得學(xué)塾先生們好像為人一般,那就只與他們學(xué)習(xí)書上的圣賢道理。 這封家書的末尾,陳平安答應(yīng)裴錢,他已經(jīng)點頭答應(yīng),在自己開山大弟子的鼎力引薦之下,正式擢升啞巴湖大水怪周米粒,為落魄山右護法,并且準(zhǔn)許裴錢親自將此事昭告落魄山上上下下。 落筆輕快寫下這句話的時候,陳平安自己都不知道,他滿臉笑意,眼神溫暖。 寫完這些,陳平安背靠椅子,抱著后腦勺,閉著眼睛,想起了那個據(jù)說還是不愛露面的蓮花小人兒。 不知家鄉(xiāng)那邊,山路臺階兩旁的草木,明年春暖花開,會不會比往年更加茂盛。 ———— 每逢金箓道場過后,龍宮洞天便多雨水。 陳平安收起了信,走出屋子,拿起那把油紙傘,繼續(xù)出門散步去。 打算散步之后,就將這封信交給李源寄往落魄山。 陳平安走在鳧水島山水毗鄰的那條青石小徑上,突然轉(zhuǎn)頭望向一處,依稀可見有一艘符舟緩緩而來。 他在龍宮洞天,除了李源和南薰水殿娘娘,可沒有什么熟人。 符舟驟然間快若飛劍,飄落在湖上,安穩(wěn)靠岸。 陳平安定睛一看,揉了揉眼睛,這才確定自己沒有看錯。 趕緊駕馭那塊“峻青雨相”玉牌,撤去鳧水島山水禁制。 火龍真人已經(jīng)撤去了師徒二人身上的障眼法,張山峰大笑道:“陳平安!” 陳平安笑問道:“你怎么來了?我還想著逛完了這條濟瀆,就去趴地峰找你來著。” 張山峰大步前行,走向陳平安。 陳平安將手中油紙傘遞給張山峰,然后彎腰抱拳道:“晚輩陳平安,拜見老真人。” “不老不老,喊真人即可。” 火龍真人與那年輕人笑著點點頭,從符舟上一落地,鳧水島的雨水就瞬間停歇。 張山峰愣了一下,收起了油紙傘,樂呵道:“好兆頭,好兆頭!” 然后張山峰比劃了一下陳平安的個頭,疑惑道:“陳平安,個兒竄得這么快啊?” 原來如今的陳平安,已經(jīng)比年輕道士高出約莫一拳了。 事實上,雙方離別到重返,已經(jīng)過去好些年了。 陳平安接下來就有些尷尬,他在鳧水島孑然一身,自然什么都沒有關(guān)系,如果只有張山峰一人,也好說,萬般不客氣,可眼前還站著一位老真人,就有些為難,酒是有,可顯然不合適,彩雀府小玄壁也有,可惜他對于煮茶一道,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更無茶具。 火龍真人打量了一眼年輕人,打趣道:“瘸腿走路,有麻煩了吧?” 陳平安苦笑點頭。 在老真人的眼皮子底下,張山峰以手肘輕輕敲打陳平安,陳平安還以顏色,你來我往。 火龍真人對此視而不見,緩緩前行,兩個年輕人走在一旁。 老真人又問道:“那么好的一顆文膽,又與你大道契合,怎的沒了?不然有金水土三物相輔,就不至于這般瘸拐登山了。” 張山峰聽到這句話后,立即不再與陳平安“打招呼”。 陳平安回答道:“遇到了些事情,沒能說服自己的本心。一些個道理,總不能只是拿來約束他人。” 老真人笑問道:“貧道有些好奇,講了什么道理,需要付出這么大的代價?” 陳平安猶豫了一下,還是給了一個大致答案,“一個平時遇上了,可以親手打死千百回的人,偏偏殺不得。” 老真人嗯了一聲,“文膽一碎,好不容易凝聚在身的那點道德氣象,潰敗四散,那么然后呢?什么時候是個頭呢?” 陳平安默不作聲。 老真人笑道:“喝點小酒,想清楚了,再說不遲。” 陳平安便摘下養(yǎng)劍葫,里邊如今都換成了家鄉(xiāng)的糯米酒釀,輕輕喝了一口,遞給張山峰,后者使了個眼色,示意自己師父在呢。 老真人繼續(xù)說道:“私心這么重,怎就偏偏殺不得了?既然如此,在貧道看來,那顆文膽你不去碎它,它也會自碎。” 陳平安又喝了口酒。 老真人笑了笑,伸出一只手,“你是不是機關(guān)算盡,使出渾身解數(shù),將一身雜亂學(xué)問都用上了,才勉強走到今天?例如以佛家的降服心猿之法,將自己的某個心念化作心猿,化虛鎖死在心中,將那該死之人視為意馬,拘押在實處的某地?至于如何改錯,那就更復(fù)雜了,法家的律法,術(shù)家的尺子,佛家的度化,道家的齋戒,盡量與儒家的規(guī)矩拼湊在一起,形成一樁樁一件件實實在在的彌補舉措,是也不是?希冀著將來總有一天,你與那人,年復(fù)一年的知錯改錯,總能償還給這個世道?錯了一個一,那就彌補更大的一個一,長久以往,總有一天,便可以稍微心安,對也不對?” 陳平安神色黯然,死死攥緊手中養(yǎng)劍葫。 老真人點了點頭,卻又搖搖頭,唏噓道:“何其難也。” 張山峰已經(jīng)大氣都不敢喘。 老真人笑道:“那你有沒有想過,此局問心,關(guān)鍵在何處?” 老真人自問自答道:“在于是殺人在先,再殺自己,還是殺己在前,再想殺人。” 陳平安怔怔失神,喃喃道:“豈可不先看對錯是非,再來談其它?” 老真人嗤笑道:“那貧道就要再問你了,為何唯獨此人,在你身前,在你拳與劍之前,就偏偏殺不得?” 陳平安無言以對。 老真人笑道:“因為你知道,只要起殺心,便是殺己。殺他之前,你就已死。陳平安,這很難理解嗎?你陳平安太聰明了,對于人心的理解,遠遠超過同齡人,許多冥冥之中的選擇,你完全順乎本心,根本與你推崇的某些道理沒有關(guān)系,那才是你陳平安藏在內(nèi)心深處,最最根本的想法和認知,根本不需要你在腦子里轉(zhuǎn)彎,故而看似渾然不覺,實則真真切切。” 一旁張山峰就覺得特別難以理解。 還有就是傷心。 年輕道士,本以為這場久別重逢,只有好事。 不會有這些糟心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