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 現場一片安靜,所有人的心里都掀起了驚濤駭浪。 包括知道李寒身份的黃銘、四位大詩人、落雪,還有那些認出了李寒的少數人。 他們知道李寒的身份,所有他們有心里準備,知道李寒即將寫出的詩,一定不會簡單。 但即便是他們有心里準備,現在依然還是在心里掀起了驚濤駭浪。 這一首什么樣的詩? 這是一首讀之感覺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會沸騰的詩。 這是一首根本不知道應該怎樣去評價的詩? 整首詩的氣勢大氣磅礴,讓人望而生畏。 既是對詩所描寫的蜀道望而生畏,又是對詩本身望而生畏。 這一個一個的文字連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幅波瀾壯闊的畫面,一曲曲美至豪顛的樂章。 讓人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這首詩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能夠看到這樣一首詩,而且還是親眼看著詩人,將其一個字一個字的寫出。 黃銘、四位大詩人、落雪,以及那些認出了李寒的人,只感覺自己前所未有的幸運。 他們知道李寒的這首詩一定不會簡單,但他們真沒有想到,這首詩竟然會達到如此之高的境界。 黃銘最是興奮和激動。 因為,現在已經能夠百分之百的確定,今天的這一場詩會,會被歷史銘記了。 因為,李寒現在正在寫的這首《蜀道難》,一定會流傳后世,絕對會千古流傳。 那么,作為這一首誕生的背景,今天的這一場詩會,也必定會跟著一起流傳后世。 被后世無數的人津津樂道。 他黃銘作為這一次詩會的發起者,也很可能會青史留名。 黃銘前所未有的興奮和激動,感覺自己的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