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余波-《明帝國的崛起》
第(2/3)頁
京中有傳言,徐貴之所以突然“開竅”,乃是他得到一個姓張的童生的啟發,用心國事,這才總結出這么一套以圖表、數據歸納的統計之法。
那么,這個張童生是誰?以他看來,八成是張昭。這個青年,他當日是見過的:機敏、從容。其得罪徐貴,難道不知道化解?天底下那有那么湊巧的事!
蔣太監沉吟幾秒,吩咐還在驚詫狀態中的二管家,“前面那句話作廢。你讓你手下的那個管事繼續和他保持來往,有什么事幫他一把。以后他的事情多說給我聽聽。”
這是要重點關注。顯然,張昭在蔣太監心中已經由“廚師”發生轉變。
二管家應下來,猶豫的道:“老爺,要不要我出面和張昭談談。他現在和府學教諭、士林中人有來往,鄉中的一個管事在他面前,地位不夠。”
蔣太監擺擺手,“你懂什么?他們這些讀書人,誰樂意和咱們中官有牽扯?用他的貧賤之交接觸,剛剛好。”人情世故,蔣太監的水準非常高。
二管家領命而去。
…
…
就在蔣太監回家休息時,清寒的秋夜中,李教諭雇了轎子前往小時雍坊拜訪當今閣老、次輔李東陽。
李東陽祖籍茶陵,世代居住在京師,屬于金吾左衛籍。少年神童,天順八年金榜題名,二甲第一,弘治八年入閣,時年五十三歲。此刻,他是大學士、文壇盟主。
小時雍坊的李府中,每天晚上燈火通明,酒宴不絕。史載:李文正當國時,以文章領袖縉紳。每日朝罷,則門生群集其家,皆海內名流。其座上常滿。
李教諭固然是李家族人,但要面見當朝大學士、文壇盟主總得緩幾天,不可能當場就見到。是以,他今晚才到李府中。
李教諭的小轎從李府的角門處進去。落地后,李教諭由李家子侄引著往正中建筑群的一處庭院而去,片刻后,他便在小書房中見到名動天下的李閣老。
“彥聲,你來了。坐吧。”李東陽在家中穿著青色的文士衫,神情微微疲倦。李閣老雖然聞名天下,卻是容貌不佳。史載他“以貌寢,好詼諧,不為時宰所重。”
李教諭李相鐸拱手一禮,坐下來喝茶,寒暄幾句,笑道:“看大兄的樣子似乎精神不濟。那我長話短說。前幾日聽了我一個學生對火篩部戰爭的分析,特來呈給大兄參考。”
李東陽微笑著點點頭。他知道他這個族弟心憂天下,只是受制于舉人功名,只能在府學中為教諭。喝著茶,耐心的聽李相鐸說完。
李相鐸道:“大兄,張子尚這番話說的真是精辟啊!你聽:政治是目的,戰爭是手段。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不僅引起戰爭,而且支配戰爭。”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札达县|
莱州市|
安庆市|
高密市|
德惠市|
广平县|
宜川县|
莱芜市|
霸州市|
扶风县|
青岛市|
岚皋县|
顺昌县|
资中县|
运城市|
建始县|
青铜峡市|
松溪县|
石景山区|
诸暨市|
且末县|
河间市|
林西县|
河间市|
康平县|
西乌珠穆沁旗|
桂东县|
赫章县|
五常市|
辽宁省|
红桥区|
彰化市|
乌什县|
盐城市|
博乐市|
南充市|
盐城市|
宜川县|
綦江县|
海安县|
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