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韃靼軍營最近的距離韋州城十里地。新軍衛如果要靠雙腳走過去,五千米的距離,大約需要一個小時。 而整個韃靼軍營呈半弧形將韋州城圍住。在平原地形,這個距離足以保證騎兵加速和各種戰術的執行,又不至于讓韋州城的斥候溜出去。 “這些明人瘋了,竟然敢主動出擊!” 在號角聲中,一支支的騎兵隊伍匯聚在軍營前。汗旗之下,烏魯斯詫異的說道。 按照常理,怎么會有步兵膽敢去攻擊騎兵呢?這完全是反過來了。 小王子騎著汗血寶馬,眺望著踩著鼓點排著橫排陣列而來的約五百名明軍士卒,老練的調派兵力,“兀都兒,你率本部精騎兩千繞后擊潰這股明軍。” “是,大汗!” 兀都兒是少師脫火赤的長子。他就在小王子左右,上前來領命后,點起人馬直撲新軍衛的三個連隊而去。 他們父子倆深得滿都海皇后和小王子兩人的信任。當然,脫火赤的指揮水平不怎么樣。當年,滿都海皇后基本都是親征,不大信的過脫火赤的能力。 “韃靼人的騎兵來了,準備,五連向左轉。” 吳臣輕率三個連隊,共計420余人,排著整齊的方陣向前進發。各連的百戶、總旗紛紛喝令變陣,準備迎擊韃靼騎兵。 這就是新軍衛應對韃靼騎兵放風箏的戰術。 新軍衛派500人的前鋒軍隊去沖陣,難道小王子3.2萬騎兵在手,會選擇把汗旗往后退?這種事在戰場想都別想,不可能的! 古代的軍隊很可能一退就是全面潰敗。沒見淝水之戰的打法,符堅只是稍稍往后退,想要讓出空地和北府軍作戰,結果陣型一動,再加上各種因素,被打的大敗。 而將420余人,三個連隊投到十里地的平原戰場中,面對大股的騎兵沖鋒,其風險也是不言而喻的。 三段式射擊固然是火力兇猛。但是,騎兵完全可以繞后沖擊。或者從側翼切入,這就是小王子剛剛下達的命令。 新軍衛的應對辦法就是現在這樣。 在各百戶、總旗的呼喝下,新軍衛的三個連隊迅速的構筑成一個空心方陣。這是拿皇對付騎兵的經典戰術。 … … 雙方的戰術變化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 兀都兒率領著兩千韃靼察哈爾部的精騎迂回著將吳臣的空心方陣給包圍起來。 “嗬嗬…” 第(1/3)頁